安徽宣城市績溪縣瀛洲鎮龍川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824200 | 身份證前6位:341824 |
長途區號:0563 | 郵政編碼:242000 |
隸屬政區:瀛洲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P | |
龍川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龍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城東11公里,龍川村交通便利,“績胡公路”穿境而過,目前華龍公路正在拓寬改造,屬于省二級公路。由原坑口、滸里、橫川3個村合并而成。現轄7個村民組,731戶,2316人。龍川村域面積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26萬畝,水田1396畝,茶園面積 620畝。龍川村交通便利,“績胡公路”穿境而過,目前華龍公路正在拓寬改造,屬于省二級公路。村設黨總支部,下轄3個支部,現有黨員98名。是一個“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典型山區村。農業經濟以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收入主要來源于傳統農業產品種植、竹筍兩用林、茶葉及外出務工收入。該村村民遵循徽文化傳統思想,自給自足、勤勞樸素、艱苦奮斗思想占主導地位,民風較為淳樸。
龍川村特別是坑口自然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旅游資源異常豐富。現村內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川胡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遠近聞名的胡宗憲尚書府也坐落在該村的上村與下村之間。此外,該村山環水繞,景色秀麗。村落地形如靠岸之船,東聳龍須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東流,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嶺,獨具特色。
龍川村自古也是文風昌盛、人才薈萃,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該村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明代先后中進士者24人,占全縣1/4強,素有“奕世兩尚書,一門三進士”之稱。該村古建筑木雕、石雕技藝精湛,造型自然、美觀,體現了徽派建筑的藝術風格。
二、旅游業發展情況
依托龍川村獨特而又豐富的旅游資源,2002年7月8日以來,現經營胡氏宗祠的航佳公司開始行使其對胡氏宗祠、奕世尚書坊等處的經營權,并先后投入二千余萬元改造了水街,修建了停車場、接待中心、驛道以及龍須公路橋等景點和基礎設施。民俗公司開發的尚書坊也在建設中逐步完善,成為村內又一體現徽州民俗風情的景點,從而豐富了龍川村內旅游的內涵。作為旅游業的配套項目餐飲業和農家樂近年來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近年來,全村年接待游客近三十余萬人次,為加快該景區的建設,5.28奧運火炬在該村傳遞之后,將逐步探索設立龍川景區管理委員會,加強管理、強力推進,盡快建設好大觀園和臥龍山莊項目,適時啟動龍須山開發,利用好登源河水域優勢,開發水上樂園項目,完成滸里自然村與龍川村的環狀旅游線路的配套開發,拓展該村旅游業的外延,目前龍川景區二期開發正在加速進行,停車場擴建已于今年4月份完畢,胡宗憲抗倭紀念館正在緊張施工,文化園也正在興建當中。
三、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情況
多年來,各級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關心該村的發展,國家郵政總局、國土資源部以及省旅游局、發改委、水利廳等部門投入資金從不同角度加快龍川村的發展。
國家郵政總局投入200萬元對龍川驛道進行改造;國土資源部連續三年將國家級土地復墾及整理項目安排在瀛洲鄉(龍川村現隸屬瀛洲鄉),投資2667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安排在龍川村村莊以下實施,明年該項目將延伸到龍川村村莊以上的區域進行繼續實施,從而從根本上保證項目涉及農田的旱澇保收;省旅游局、發改委、水利廳近年來投入近500萬元加強了龍川村的旅游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以及河道整理等。
龍川村全體村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下,正在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村村民將以滿腔熱情,把龍川村建設成為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努力構建和諧新龍川。歡迎社會各界朋友來我村觀光旅游、投資興業!
全國與龍川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