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伊春嘉蔭縣
更新時間:2019-9-16
| 行政代碼 | 面積 | 簡介 |
朝陽鎮 | 230722100 | 86km2 | 位于小興安嶺北麓,黑龍江右岸,地理坐標北緯48°53′、東經130°23′。鎮內有國家一類客貨口岸,可與俄羅斯進行邊境貿易。鎮域面積86平方公里,轄3個……[詳細] |
烏云鎮 | 230722101 | 349km2 | 建于1917年,地處黑龍江沿岸,距縣城72公里,是嘉蔭縣西部重鎮。轄12個行政村,轄區總面積34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9萬畝,人口1.1萬人,地貌可……[詳細] |
烏拉嘎鎮 | 230722102 | 1305km2 | 位于嘉蔭縣西南部,距縣城57公里,東與保興鄉接壤,南與鶴崗市、蘿北縣為鄰,西與伊春市新青區和青山鄉接壤。全鎮行政轄區面積1305平方公里,下轄4個行政村……[詳細]
|
常勝鄉 | 230722200 | 483.3km2 | 位于嘉蔭縣西北部,黑龍江西岸,距縣城87.5公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39公里。全鄉行政轄區面積483.3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有耕地6.1萬畝……[詳細] |
向陽鄉 | 230722201 | 1200km2 | 位于小興安嶺北麓,黑龍江南側,依山傍水,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隔江相望,鄉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茅蘭溝風景旅游勝地,轄區內10村1場,總人……[詳細] |
滬嘉鄉 | 230722202 | 396km2 | 位于嘉蔭縣西部,東鄰向陽鄉,東北與常勝鄉、烏云鎮相接,西與遜克縣接壤,南與伊春市烏伊嶺區為鄰。滬嘉鄉是由上海市支援嘉蔭縣試辦集體所有制農場而命名,鄉政府……[詳細] |
紅光鄉 | 230722203 | 470km2 | 位于黑龍江右岸,三面包圍朝陽鎮,是嘉蔭縣的環城鄉。全鄉行政轄區面積470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有耕地5.2萬畝,總人口4300人,其中農業人口350……[詳細] |
保興鄉 | 230722204 | 1574km2 | 位于嘉蔭縣東南部綏嘉公路287公里處,距嘉蔭縣城45公里,地處交通要道。行政區域面積1574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個農場,2個林場。人口9700人……[詳細] |
青山鄉 | 230722205 | 945km2 | 位于小興安嶺北麓,東與伊春市湯旺河區接壤,南與烏拉嘎鎮相鄰,西與紅光鄉接壤,北與向陽鄉為鄰,鄉政府駐地距縣城西南45公里處。全鄉行政轄區面積945平方公……[詳細] |
太平林場 | 230722400 | | 太平林場位于黑龍江伊春嘉蔭縣。下轄:
230722400598 123 太平林場虛擬生活區
……[詳細] |
清河林場 | 230722402 | | 清河林場位于黑龍江伊春嘉蔭縣。下轄:
230722402598 123 清河林場虛擬生活區
……[詳細] |
馬連林場 | 230722404 | | 馬連林場位于黑龍江伊春嘉蔭縣。下轄:
230722404598 123 馬連林場虛擬生活區……[詳細] |
嘉蔭農場 | 230722500 | | 嘉蔭農場位于黑龍江伊春嘉蔭縣。下轄:
230722500402 123 嘉蔭場直社區
230722500501 220 嘉蔭農場振興管理區
2……[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嘉蔭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北麓。隔黑龍江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的11個城鎮相望,邊境線長249.5千米。總面積6739平方千米(嘉蔭政府網站)/7273平方千米(簡冊)。總人口8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朝陽鎮。郵編:153200。代碼:230722。區號:0458。拼音:Jiayin Xian。
行政區劃
嘉蔭縣轄3個鎮、6個鄉,1個省屬國營農場:朝陽鎮、烏云鎮、烏拉嘎鎮、常勝鄉、向陽鄉、滬嘉鄉、紅光鄉、保興鄉、青山鄉;嘉蔭農場。
歷史沿革
嘉蔭縣,原名佛山縣。境內瀕臨黑龍江南岸有座山峰,清代禮教徒于山上建有觀音廟,故稱“觀音山”。后來通稱為“佛山”。1955年為更改重名縣名時,以南境嘉蔭河命名,改為嘉蔭縣。清代,屬黑龍江副都統管轄。1908年8月5日(清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黑龍江巡撫奏準,擬于觀音山設置佛山府,于烏云河設置烏云直隸廳。均定“緩設”。中華民國成立后,1912年7月,添設蘿北廳設治局(后改蘿北縣),歸蘿北廳設治局管轄。1916年5 月,于蘿北縣北境溫河鎮設置烏云設治局,佛山一帶歸烏云設治局管轄。1927年7月12日,黑龍江省長公署發布訓令,于烏云設治局東境佛山鎮(寶南鎮,今保安村)設置佛山設治局, 9月1日為設治局開辦日期。隸屬黑河道。因佛山鎮無民房租賃,設治局在朝陽鎮租用民房辦公。1929年2月14日,黑龍江省長公署訓令,將佛山設治局改為佛山縣,列三等縣。由省直轄。1930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準,于朝陽鎮修建縣署,9月末落成,佛山縣政府移入新房辦公。東北淪陷后,初隸黑龍江省,1934年12月劃歸黑河省管轄,1941年8月劃歸三江省管轄。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隸屬合江省。1947年5月,撤銷烏云縣,大部分區域并入遜克縣,烏云河以南地區劃歸佛山縣。同年8月,縣礦(金礦)機構合署,縣政府駐北溝(烏拉嘎金礦所在地)。為便于對金礦生產的領導,同年12月批準劃歸松江省管轄,翌年3月正式辦理接交手續。1949年5月,劃歸黑龍江省管轄,同年12月東北行政委員會又決定劃歸松江省。 1951年10月,縣政府由烏拉嘎金礦駐地北溝移駐朝陽鎮。根據1952年12月31日政務院的批復,于1953年3月,將佛山縣再度劃歸黑龍江省黑河專區管轄。后因與廣東省佛山縣重名,195 5年11月9日,國務院批準,將佛山縣更名為嘉蔭縣。1965年12月9日,經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將遜克縣富饒公社(原烏云鄉)劃歸嘉蔭縣。1970年4月,嘉蔭縣由黑河地區劃歸伊春地區。 1979年12月14日,改由伊春市領導。
1992年,嘉蔭縣位于黑龍江省北部,小興安嶺東北麓,黑龍江右岸。南與蘿北縣、鶴崗市為鄰,西與伊春市、遜克縣接壤,北、東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全縣總面積6739平方公里。全縣共轄9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7.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1萬人;滿、回、朝鮮、鄂倫春、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3%。縣政府駐地朝陽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烏云縣 位于黑龍江省嘉蔭縣境北部,黑龍江中游右岸。中華民國時期設治,隸屬黑龍江省黑河道。 清末,曾被清廷批準于烏云河添設烏云直隸廳(列入緩設名單)。烏云直隸廳,以黑龍江支流烏云河得名。“烏云”,滿語,意為“森林”。中華民國成立后,1916年5月8日,黑龍江巡按使公署決定,“以溫河鎮為城基地點”,設置烏云設治局,隸屬黑河道。烏云設治局的管轄區域“大致東臨黑龍江,西界興安嶺,南至寶興鎮以南烏拉嘎河,北濱克爾芬河龍門已放荒界”。設治局于5月15日正式成立,5月28日啟用“烏云設治局之關防”。1927年9月1日,按黑龍江省長公署令,將烏云設治局南部地區正式劃出,于佛山鎮設置佛山設治局。1929年2月2日,黑龍江省長公署令,將烏云設治局改升為三等縣。后經黑龍江省政府補報,內政部“核議”,行政院“照準”。由黑龍江省直轄。東北淪陷后,始由黑龍江省管轄,1934年12月劃歸新設之黑河省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歸黑龍江省管轄,后隸屬黑河專區。1947年5月,撤銷烏云縣,并入遜克縣,設置烏云區。1966年12月,將烏云地區劃歸嘉蔭縣管轄。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原名佛山縣。原名佛山的由來,據《黑龍江志稿》及有關資料記載,縣境內有一座山峰秀麗的大山,俗稱觀音山,含有佛陀圣山之意,建置縣治時,取名佛山縣。民國十九年將縣治所移駐朝陽鎮,鎮的境內有嘉蔭河,故于一九五五年改名為嘉蔭縣。嘉蔭河又名佳金河,以產優質的黃金著稱。后來,音訛為嘉蔭,遂失去原來的意義。縣名由此而得名。
此地遠在周以前為肅慎地;漢代屬穢地;后漢、三國、魏為扶余奴隸制王國的屬地;隋時屬靺鞨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唐時屬黑水靺鞨部;五代遼屬五國部;金時屬扶余路;元代為斡赤斤分地,后屬開元路;清為璦揮副都統的轄地,局屬興東道管轄;民國初年為烏云設治局轄境。民國十六年(1927年)由蘿北縣析置佛山設治局,治所在佛山鎮,隸屬黑龍江省黑河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同年改佛山設治局為佛山縣,直隸于黑龍江省,為三等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將縣治移駐朝陽鎮。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改東北為十四省,成立黑。河省公署,佛山縣從原黑龍江省劃歸黑河省管轄。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又將佛山縣由黑河省劃歸三江省管轄。東北光復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東北新省區方案, 將東北劃分為九省,佛山縣又劃屬黑龍江省管轄。
2000年,嘉蔭縣轄3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100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朝陽鎮 20519 烏云鎮 9449 烏拉嘎鎮 9955 常勝鄉 4000 滬嘉鄉 3115 向陽鄉 7080 青山鄉 3215 紅光鄉 3983 保興鄉 9795 嘉蔭農場虛擬鎮 9893
2001年村級行政區劃調整,原有行政村98個,撤掉25個,并入到22個行政村中,合并為73個。
全國與嘉蔭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