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歷史沿革】仁和名稱由來:二百年以前,該地住有幾戶壯族,后由外地遷來周、施、林姓等八戶漢族,隨著人口的陸續增加,村民認為有必要在此開街,進行集市貿易,互通有無。于是村里的長者商量,要使新開的街子買賣興隆,興旺發達,必須以仁義和氣為宗旨,于是就將此地命名為仁和街。當時有人以“仁和”二字為首,寫聯作賀“仁壽同登九天開化,和光普照四海逢春”。每逢新春佳節,村民多以此聯張貼,互敬互勉。仁和是鎮政府駐地,1930年為馬關縣中心區轄地,1931年屬第一區轄地,1934年擴大鄉鎮時改稱永仁鄉,1950年為馬關四區,1969年改公社為區,1988年廢區改為鎮!救屎玩偢艣r】仁和鎮位于馬關縣南部,距縣城19公里。東接馬白鎮沙尾沖、文華、雨波、花枝格村委會和夾寒箐鎮布都老寨、新堡寨村委會,南鄰小壩子鎮半坡村委會和河口縣橋頭鄉,西與木廠鎮博車、水尾、底麻、堡堡寨村委會相連,北靠大栗樹鄉倮灑村委會。全鎮轄13個村民委員會,18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回、瑤、傣、白、布依、蒙古、仡佬11個民族,2005年年末共8036戶,3326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6.2%,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5.6%。國土面積191.54平方千米,有耕地45544畝,人均占有耕地1.45畝。仁和鎮交通便利,馬客路(馬關至客田)穿境而過,是通往紅河州河口縣的主要通道;全鎮以農業為主,糧食主產稻谷、玉米、小麥。經濟作物有烤煙、甘蔗、茶葉、蔬菜等,其中烤煙是全鎮的重要支柱產業;全鎮林業用地共計6068.2公頃,有林地面積3560.5公頃,未成林地188.6公頃,宜林荒山地218.3公頃,森林覆蓋率22.4%。為進一步發展仁和經濟,鎮黨委、政府確定的鎮域經濟發展思路為:以糧、路、水為基礎,煙、畜為支柱,三七、經濟林果為補充,改善投資環境,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快勞務輸出步伐,推進農村脫貧致富進程。【特色經濟、優勢資源】仁和鎮地理條件優越。全鎮地形大致呈葫蘆形,北窄南寬。中部和北部多屬山區,地勢較高,東南邊緣屬河谷區。海拔在458米至1761.4米之間。北部有木臘河由西向東橫穿境內,東部、南部邊緣有咪湖河、響水河環繞。從仁和鎮南部的老嶺壩、白果、沙壩、膩坡、大嘎吉、阿峨村委會地勢由高到低,傾斜延伸至咪湖河、響水河,自然條件和農業分布垂直變化較為明顯,具有“立體農業”的特點。.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