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黃山鎮,位于世界文化遺產麗古城西南,距麗江古城2公里。東北與古城區接壤,南坻五臺山,西靠馬鞍山、文筆山,全鎮幅員面積92平方公里。轄五個村委會(長水、白華、文華、五臺、南溪),共有29個村民小組,2652戶,總人口10252人,其中納西族人口占95%,是一個典型的納西族鄉鎮。黃山除南溪村委會外,其余均處壩區,屬于低溫帶高原氣候,四季變化不大,干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12.6—19.6攝氏度,年降雨量為953.9mm。 區位優勢明顯的中心鎮2002年12月國務院批準麗江撤地設市,2003年4月,麗江縣分設為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后,玉龍縣城建設已在黃山鎮五臺村委會全面開工, 黃山鎮將成為玉龍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黃山鎮也是玉龍縣重要的非公有制經濟開發區。轄區內長水路沿線是重要的個體私營經濟區,縣內的龍頭企業南口生物工業園區、嘉和公司、瓦沙畢公司、深麗綠公司、玉元公司、映華集團、納鑫門窗廠等均設在黃山境內。 傳統的農業大鎮由于地處壩區,再加上水利資源豐富,黃山有著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是全縣重要的糧食、油菜、生豬生產基地。近年來,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發展思路,擴大發展了青梅、花卉及大棚蔬菜等,通過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發展了生態牛奶公司、麗江清心花卉科技開發公司等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建設了百畝退耕還育苗基地等。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41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83元,人均有糧達738公斤。2003年末耕地面積14354畝,豬當年出欄9840頭,期末存欄8310頭。 旅游資源的富鎮黃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納西文化發祥地之一。在馬鞍山麓出土的青銅器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文化,珍藏在長水村委會的東巴神路圖,也有800多年的歷史。納西本土音樂“白沙細樂”的世代傳人也在長水。黃山是納西文化的富積地,是納西族民俗的典型代表。境內有著絢麗多彩的旅游資源,人文薈萃,名勝眾多,有佛教圣地文峰寺、多教合一的啟文寺等著名的古寺。再加上民俗風情純真,鄉村氣息濃郁,是納西鄉村文化的主要代表,有“納西樂舞之鄉”的美譽。近年來,通過開展以“賞田園風光景、吃納西農家飯、住納西農家院、做納西農家活、享納西農家樂”為主要內容,以“做一天納西人”為主題的黃山納西鄉村民俗旅游已成為滇西北旅游的又一亮點。.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