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彥洞村 | 彥洞村為彥洞鄉政府駐地,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共396戶1762人。彥洞村東接登宜村,南抵河口鄉錦宗村,西鄰救民村,北與瑤白村接壤,距錦屏縣城38公里。……[詳細] |
黃門村 | 原稱黃悶,以其地勢高,霧罩多,令人窒悶得名,侗名“更王”,其意不詳,也有說意為侗族之最的。民國二十年改為黃門,亦因黃門村是黃姓開寨之故。清代屬黎平府,系……[詳細] |
救民村 | 救民村位于彥洞鄉西部,距鄉政府3公里,海拔840米,東鄰彥洞村,南界劍河縣錦宗村,西抵劍河縣芳武村,北與仁里村對面相望。下轄救民、亞賴、中梅、傳良、萬壽……[詳細] |
仁豐村 | 仁豐位于彥洞鄉東北面,距鄉政府駐地5公里處,東、南兩面抵黃門村,西界瑤白、九勺,北抵高壩,原名坪圭仁,1955年張承德改為仁豐,意在為富要仁。 土……[詳細] |
仁里村 | 仁里村土地總面積875公頃,農田24.6公頃,下轄仁里、救王、登類、豐斗、歸樂5個自然寨,有吳、楊、宋、徐、陳、吳、劉、周、黃、羅、王11姓,8個村民小……[詳細] |
瑤白村 | 瑤白位于鄉政府駐地北偏東3公里,東與仁豐、采芹接壤,南鄰登宜,西抵彥洞、仁里兩村,北與九勺為鄰。原名苗白,始得名于清朝,古侗語叫“妙白”或“正押金”,意……[詳細] |
九勺村 | 九勺位于彥洞鄉北部,距鄉政府7公里,源自“九勺九個窩”而得名,東與仁豐村為界,南與瑤白村為鄰,西抵劍河縣洞庭村,北界劍河縣及平秋鎮新寨村。 有李、……[詳細] |
采芹村 | 原名寨岑,侗名“謝銀”。民國時期曾有一私塾先生摘《幼學》中“士子入學曰游泮,又曰采芹”,之句而名為采芹。地處錦屏縣彥洞鄉境中部,東接黃門,西鄰登宜,南屆……[詳細] |
登宜村 | 登宜村位于彥洞鄉中部,在彥洞村之東,村駐地距鄉政府駐地3公里,錦彥公路從村中通過。東接采芹村,南屆河口鄉南怒村,西鄰彥洞村,北抵瑤白村,由登宜、夏茶兩部……[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彥洞鄉位于錦屏縣西北部,距縣城駐地38公里,與劍河縣南加鎮,盤溪鄉接壤,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三板水溻站淹沒庫區張鎮之一。全鄉幅員92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38個自然桂冠,85個村民小組,有2808戶,11353人,侗族人口占99.8%,全鄉森林覆蓋率75%,其中天然林保記16324.1畝,全鄉行政事業單位干部46人,其中行政干部20人,專業技術干部26人,有初級中學一所,村級完小3所,村小4所,教學點4個,在教學生1700人,教師100人。境內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強烈,土地瘠蒲,海拔900-1100米,冬季寒冷,夏季涼爽,終年云霧繚繞。全鄉有耕地面積5555畝,人均占有耕地0.45畝,2003年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00公斤,家民人均純收入759元,是典型的“少邊窮”高寒山區農業鄉,彥洞鄉盛產馬鈴薯、苡仁米、辣椒,鄉境內歸志、歸勇、歸類、歸格、五西等五條溪流域森林植被豐富,生態平衡,有國家級珍稀頻危保護動物金絲猴、五步蛇、娃娃魚等。彥洞鄉于侗鄉腹地,民族風情濃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以隸屬的“九寨社區”是中國北部侗族的典型,即有北部侗族的文化物質,又有南部侗族析文化品格,民居、服飾、歌舞等別全、、具一格,尤以彥洞“7.20”民族歌節、瑤白擺古文化節聞名,貴州電視臺、<<中國民族報>>、<<上海英文星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曾對瑤白擺古文化作系列報道,引起專家學者廣泛關注。2002年度彥洞鄉列為全省十三個極貧鄉之一,列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正福的扶貧聯系點,彥洞鄉的脫貧與發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