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南朗鎮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里,位于中山市東部,面積206.07平方公里。轄村民委員會1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戶籍人口3.919萬人,非戶籍人口6.12萬人。全鎮農用地面積4.27萬畝,山地面積7.8萬畝,海岸線長26公里,沿海成墾灘涂5萬多畝。鎮內有孫中山故居、中山城、中山紀念中學、帥傅遺居等著名旅游景點,是廣東省文化旅游產業專業特色鎮、廣東省衛生鎮、全國千強鎮。2006年,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兩個適宜”和諧中山和全面實施東部組團開發戰略,融入東部大開發,準確定位,立足實際,搶抓機遇,發揮優勢,真抓實干,實施“工業強鎮、三產興鎮、農業穩鎮”戰略,促進南朗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生產總值27.37億元,比上年增長19.94%,工農業總產值90.31億元,增長44.27%。
【經濟發展概況】
工業 2006年,工業總產值86.66億元,比上年增長46.79%。推動發展萬畝、大車兩大工業園和開發建設東南綠色工業園,搭建八大工業園區發展平臺,全鎮工業園區面積從2001年的1.1萬畝增至2006年的1.6萬畝。引進KEC半導體元件、深南電廠、吉事達手機、美國匹滋堡太陽能電磁硅片、盈達媒體、中海油天然氣、正業包裝、振華電子、天富電器等一批投資規模較大、科技含量較高、經濟效益較好的項目,全鎮工業產業結構優化。全鎮有企業42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6家,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已逐步成為經濟的支柱。
農業 2006年,農業產值3.65億元,比上年增長2.55%。調整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推廣農業科技。發展效益農業,建立糧食、果菜、水產等3個農業經濟小區和8個無公害生產示范基地,初步形成“綠色農業”、“藍色農業”的產業規模。2002~2005年,實施利益向下原則,鎮政府投資2720萬元,補貼村級日常經費,鼓勵農民發展糧食生產,扶持貧困村發展商住物業,為邊遠村鋪設自來水管,為困難村修筑街道。推動靈活就業工程,鼓勵、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靈活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年農村人均收入8208元,比上年增長11.54%。穩步推行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95%的村組實行股份合作制。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體系,2個行政村、8個村民小組共7008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全鎮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村容村貌明顯改善,農村社會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城鄉建設 提升城鎮綜合競爭力,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環鎮路,改造南朗出入口關塘路段連接大豐水廠供水管道,建設南朗工業區110千伏輸變電站,舊中心城區第二期改造,覆蓋欖橫路口排水渠,完成鎮道綠化及路燈安裝等一系列城市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開通“村村通”公共汽車服務。建成錦盛花園、翠怡花園、嶺南小區、“在水一方”等上檔次商住小區,優化全鎮的營商和居住環境。完善城市管理機制,健全執法隊伍,加強對鎮村的規劃、建設、環保、環衛等管理,增強居民城市化意識,提高城市化水平。
外經外貿 全年外貿出口總值5.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93%。在“8·28”東部開發招商推介活動中,全鎮共有34個項目簽約、41個項目動工興建,投資總額達7億多美元。
商品流通與服務業 在重視發展工業的同時,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昆侖酒店、南朗新市場和南朗車站三大企業開業,壯大第三產業規模。旅游業保持興旺,全年接待游客近100萬人次。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房地產開發企業從2001年的4家增至16家。第三產業已成為鎮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7.22億元,占全鎮生產總值的26.38%。
財稅金融 全年稅收收入3.26億元,比上年增長42.34%。健全全鎮和部門單位的年度財政預決算、專項請撥、“收支兩條線”、重大工程和大額采購招投標、土地轉讓拍賣等監管制度,確保財政健康運行。規范集體資產管理,全面清產核資,追收欠款超4000萬元,處理歷史債務1.1億元。做好集體資產核查登記工作,有效壓降全鎮固定資產負債率。設立農村會計站,實行“村賬鎮管、組賬村管”,落實“兩公開一監督”管理制度,完善村、組兩級財務審計工作,強化村級財務管理,確保行政村經濟健康發展。鎮內設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年末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3.83億元,增長17.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7.85億元,增長17.35%。養老、失業、工傷、教育、醫療五大險種參保人數達27129人次,增長4.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31439人,參保率98%,增長1.94%;全年住院醫療費報銷總額186.1萬元,受惠1893人次。
人民生活 2006年,全鎮在崗職工工資年人均21958元,比上年增加1207元,增長5.82%。農民人均年純收入8208元,增加1311元,增長19.0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年人均45528元,增加6373元,增長16.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即城鄉居民社會購買力)年人均24137元,增加4495元,增長22.88%。全鎮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8.8平方米,增加2.92平方米,增長8.14%。全鎮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總量3587萬千瓦時,增加451萬千瓦時,增長14.38%。固定電話用戶19700戶,增加1150戶,增長6.2%。移動電話用戶90473戶,增加13801戶,增長18%。
【社會事業發展概況】
教育 全鎮共有16所小學、2所中學、1所職業中學,在校學生9123人。實施“一費制”改革和九年免費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協調發展。初中升高中、職中考上成人高校的升學率分別為98%和100%。投資7000萬元,建設云衢中學,擴建云衢小學和理工學校。創建成為省教育強鎮,獲市發展教育事業進步獎。
文化宣傳 全年舉辦文藝演出22場次,放電影39場次。參加中山市第四屆少兒藝術花會,其中《動感舞會》、《跨越夢想》、《翱翔伶仃洋》分別獲得金、銀、銅獎。崖口村飄色隊的《喜慶千秋》和《劉晨采藥》節目獲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民間藝術表演獎。電視網絡用戶1600多戶,新增用戶900多戶。電教片《誠心為民的好警官——馮錦標》在市第十四屆黨員電視教育片觀摩評比中獲二等獎。全年編播新聞稿件850篇,上送市廣播電視臺稿件101篇。
體育衛生 參加市“光彩杯”中小學生田徑錦標賽,小學組獲第十三名,中學組獲第十六名。參加市第九屆“健將杯”幼兒體操錦標賽獲第三名。投資410萬元,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和全民健身廣場。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發展民間傳統藝術,促進社會全面進步。3月,南朗鎮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投資1000萬元完善南朗醫院住院大樓醫療配套設施,2006年引進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各3名。開展濟困助醫活動,全年濟困助醫3298人次,減免醫藥費735萬元。在翠亨分院開設廉價病房5間,為全鎮低保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推進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組織專家下鄉開展衛生宣教義診,出動醫務人員113人次,診療1578人次。全年兒童卡介苗、乙肝、小兒麻痹、百白破、麻疹、乙腦、風疹、甲肝疫苗初免接種率超99%。查處無證照經營食店88間,發出整改意見書132份,銷毀違法食品440公斤。
計劃生育 與各村、社區及兼職單位簽訂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廣泛開展計劃生育宣傳,培訓鎮、村兩級計生工作人員,建設基層計劃生育網絡,為已婚育齡婦女普查普治,推行計劃生育行風建設和流動人口計生工作。全年戶籍人口出生449人,出生率11.49‰,人口自然增長率3.33‰,完成“四術”574例,查環查孕12191次。
民政·社會保障 健全優撫津貼、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扶貧助學等社會保障體系,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98%。2006年起,鎮政府每年投入300萬元,實施“長者安康工程”,向全鎮具有常住戶籍的滿60周歲男性和滿55周歲女性的村民每人每月配送優質大米15斤,6447名長者受益。完善勞動保障服務機制,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清理企業拖欠工資,調解勞動爭議,切實維護勞動者權益。領導接訪群眾及案件批示18宗,立案數77宗,立案率55%。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完善社會治安防控網絡和管理體系,加強警隊和治安隊建設,增加警力巡邏,規范管理流動人口和出租屋。加大力度偵破案件,防控打擊違法犯罪,社會治安保持良好。加強鎮、村和居民小組調解群眾矛盾工作,堅持領導定期接訪制度,及時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樹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提高依法治鎮水平。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安全隱患的督查整治。全年沒有出現重特大群體性越級-事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連續4年被評為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單位和禁毒工作先進單位。
信訪 在全鎮范圍內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直接抓,分工明確,協調一致的信訪工作機制。密切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在基層發現和化解問題。綜合運用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等手段疏導化解矛盾。加強社區、村的民事調解,落實定期排查、專項排查、信息專報、聯席會議等工作措施。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分級管理、歸口調處以及上級督辦、應急處置、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預警和應急機制。全年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139宗,比上年多33宗,解決131宗。
【翠亨村、崖口村入選“廣東省最美的鄉村”】
5月14日,廣東省旅游局在翠亨村舉行尋找“廣東最美的鄉村”起步儀式。12月,經過網上投票選舉,翠亨村以孫中山誕生地、青山環抱、樹木蔥蘢為特色,崖口村以依山傍水、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為特色,雙雙入選“廣東省最美麗鄉村示范區(點)·人文歷史類”。
【漫畫家方成返鄉】
3月29日,原《人民日報》高級編輯、漫畫家、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名譽會長方成,在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的主持人謝亞芳陪同下回故里左步村尋根。88歲高齡的方成鄉情深厚,雖遠離故土幾十年,但鄉音依然,至今還能操一口流利的村話與村民親切交談,還情不自禁地在自家祖屋后園圍墻上作畫,重溫童年趣事。
【中海中山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南朗】
7月13日,南朗鎮政府與中海中山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簽定《中山市南朗鎮管道燃氣供應項目合資經營協議書》,標志中海中山天然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南朗,首期投資6億元。
附:2006年南朗鎮黨委、人大、政府主要領導名單
書 記:周小川
副-:彭偉賢(1月起,11月止) 陳有興 歐陽錦全 劉浩君(11月止)
主 席:何錦池(1月止) 周小川(1月起)
副主席:吳華國
鎮 長:周小川(1月止) 彭偉賢(1月起,11月止) 陳有興(12月起)
副鎮長:徐文通(12月止) 劉潔君(12月起) 肖冠宏 黃 豪(1月起)
黎炳堅(3月起,11月止) 梁煊華(12月起) 陳偉明(12月起)
全國與南朗鎮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