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市潮安區浮洋鎮橋湖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5103104 | 身份證前6位:445103 |
長途區號:0768 | 郵政編碼:521000 |
隸屬政區:浮洋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U | |
橋湖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橋湖村
橋湖村,原名橋頭湖,由橋湖、山頭黃二自然村組成,橋湖為主村。屬潮州市浮洋鎮,距鎮政府西北2.5公里,位青麻山之東,西至青麻山南側鯉魚埔分水溝及西北面馮厝村境內,東與曾葛、佃厝、西郊接壤,南與隴美為鄰,北與鳳塘鎮泮洋村交界,面積1.2平方公里。聚落呈塊狀。明成化年間(1465—1487),始祖蔡道叟由福建漳浦縣遷此,原居蔡、李、吳、宮、陳五姓,后諸姓外遷,現存蔡姓。古代潮州通揭陽縣驛遭靠村北通萬里橋,于村北筑石橋一座,村東南之水匯經此橋,橋邊有片低洼炮,常積水成湖,故稱橋頭湖,建國后改稱橋湖。橋湖古屬海陽縣大和都,1914年屬潮安縣大和區,1930年并區屬仁和區古洋鄉,1950年屬九區洋麻湖鄉,1954年并大鄉屬吉林鄉,1957年劉屬浮洋鄉。
耕地1017畝,屬輕粘壤土,主種水稻、黃麻、甘蔗、花生、甘茨。建國前因水利不通,耕地靠池塘守泉水車車水灌田,每逢天旱池干,農田常遭威脅。1954年后開始平整耕地、興修水利。家庭飼養業頗為發達,飼養母豬尤為著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母豬飼養量平均每戶1頭多,居全鎮首位,豬苗遠銷汕頭市區、郊區。
民國初年,村中僅有私塾學堂1所,學生40余人。1923年辦育德小學,學生近80人。1946年改稱大和鄉第十二保同民學校,學生120人。建國后改為橋湖小學。華僑多居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曾為鄉捐資興辦福利事業。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