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安寧距昆明主城區28千米,1995年撤縣設市,轄7鎮、2街道辦事處,人口31萬。地處東經102。8'~102。37',北緯24。31'~25。6'。南北長約66.5千米,東西寬約46.4千米,總面積1321平方千米。東面和東北面與西山區接壤,西面和西北面與祿豐縣交界,南面和東南面與晉寧縣相連,西南面與易門縣毗鄰。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4.7。C。
安寧區位優越、交通發達,320國道直通緬甸,昆安、安楚高速,成昆鐵路等穿境而過,安晉高速、昆廣鐵路復線已開工建設,柏油路直達各行政村。
歷史沿革
安寧歷史悠久,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在此置連然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稱安寧縣。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稱安寧州。民國2年(公元1913年),復稱安寧縣。1950年4月20日,安寧縣人民0成立。1956年10月,改安寧縣為昆明市安寧區。1959年9月,復稱安寧縣。1995年10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設安寧市至今。
行政區劃
安寧市轄7鎮和2個街道辦事處(即八街、溫泉、青龍、草鋪、祿脿、太平6個鎮和連然、金方兩個街道辦事處),有68個村民委員會,397個村民小組,12個居委會,388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
2002年末,全市總人口26.5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了7534人,增長了2.9%,人口出生率10.13‰,死亡率5.03‰,自然增長率5.10‰。市域內居住有白、彝、苗、回等少數民族,總人口2.92萬人。
經濟社會
2003年以來,安寧圍繞現代新昆明建設,著力解放思想、營造發展環境,實現招商引資歷史性突破,掀起第四次大工業開發建設0,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46.2億元增至2007年的96.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3萬元。地方財政總收入從6.46億元增至21.59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從2.94億元增至8.54億元。累計引進大項目近百個,協議引資近600億元,到位資金超過12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投資162.3億元,比上一個五年增加90億元。非公經濟比重提高到34.7%,年產值上億元的民營企業從1個增至10個。市域經濟勢力位于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和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市)區前列。連然、青龍兩鎮財政收入超過1億元,連然鎮成為“全國千強鎮”。在工作中,我們抓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解放思想。2003年以來,我市緊緊抓住理論武裝這一靈魂,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學習型干部隊伍,借江浙、廣東平臺,以各種形式累計輪訓干部800人次,并鋪之以小分隊專題考察和干部掛職學習,不斷掀起解放思想的0。廣大干部更新了觀念,蕩滌了阻礙防發展的思想,牢固了“快進才是發展,慢進就是后退”,形成了思發展、團結干事的良好氛圍。
二是堅持環境立市。牢固樹立“企業抓生產、0創造環境”的發展理念,強化“服務”、“市域”意識,深入實施“生態、城鄉基礎設施、教育、衛生、人文、親商、法制、誠信”八大環境建設。建立“四制”(集中辦公制、項目手續委托辦理制、領導責任推進制、全程跟蹤服務制),為兔子者鋪設一條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堅持市域經濟運行分析機制,形成了0與企業共謀發展的新格局。在全省率先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減輕企業負擔。榮獲“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稱號。
三是堅持工業強市。引進中國華點集團、云天化集團等一批企業,推進建成了一批重大項目,工業累計投資超過160億元。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安寧工業園區被列為省級工業園區和全省10個重點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園。鋼鐵、磷鹽化工產業進一步壯大,電力、新型建材、飼料等新興產業迅速崛起。200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288億元,增加值達5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36個增至78個。
四是堅持城鎮化推動。經過努力,安寧成為云南首家國家園林城市,連續10年獲得“省甲級衛生城市”稱號,兩次被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市森林覆蓋率66.6%,建成區綠地率37.1%、綠化覆蓋率41.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8平方米。啟動大屯、太平兩個新區建設,掀起城市建設0。大屯新區規劃總面積7.1平方千米,新區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多家企業進入建設生活小區,總建筑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太平新區總規劃面積60多平方千米,實施了主干道建設,引進項目10多個,其中廣州恒大集團的國際會議旅游度假中心項目擬投資85億元。城市建成區面積增至19.2平方千米,城鎮化率達63.15%。
五是堅持城鄉統籌。實施“四大工程”,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反哺工程: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實施“村村通”工程,實現行政村全部通達柏油路,全市農村群眾基本喝上了潔凈水,全市96%以上農戶看到了6個以上頻道的有線電視。以三年為一個周期,為18周歲以上農民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教育工程:著力提高農民素質,農村子女高 (職)中不畢業不返鄉。高標準、新體制新建安寧中學,全面推行農村學生寄宿制教育,農村寄宿學生補助每人每月50~200元。近三年來,全市對教育的投入超過2億元。
統籌工程:推進城鄉一體化。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探索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愿意農轉非和入住統建房的失地農民,可以連續3年享受每人每月190元的生活補助,按照0補貼18000元、個人出12000的標準參加養老保險 ,將來月享受養老金300元,并逐步納入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公共交通、 供水供電、垃圾無害化化處理、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的一體化建設。目前,自然村道路硬化達56%,農村公交覆蓋率達到了38%。
核心工程:建立四個機制,夯實基層組織建設。財政投入機制:黨建經費列入市級財政預算,每年按地方可用財力的2.5%核撥,主要用于農村基層黨建。村組干部補助每月最高提到1200元、最低400元,并為每一位組干部購買了養老保險。選拔任用機制:大力推行“一肩挑”,村“兩委”主要領導“一肩挑”比例由換屆前的4.8%提升到91.6%;提拔村干部任副鎮長。培訓提高機制:由市委黨校每年對全市村組干部輪訓一次。監督管理機制:實施村組干部述職評議制度和問責、罷免值得,建立村(社區)干部管理、考核、評價、監督體系。
當前,安寧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期、城市化發展的加速期。安寧將深入貫徹黨的-和昆明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圍繞建設現代綠色工業強市這一目標,實施“環境立市、工業強市城鎮化”三大戰略,推進“思想解放、環境立市、工業強市、城鄉統籌、和諧構建、執政能力”六大工程。
爭取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46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20億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以上,分別打6214元、19612元;三次產業比重為5.5∶60.5∶34;建成區面積30平方千米,城鎮化水平70%以上;打造“創業在安寧、居住在安寧、休閑在安寧、教育在安寧‘的城市品牌;把安寧建設成為全省最大的鋼鐵、磷鹽化工基地和新型工業化的樣板園區、循環經濟樣板園區,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仿城市、現代山水園林城市。
全國與安寧市面積相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