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簡介 | |
下橋村 | 下橋村(Xiaqiao Cun) 下橋村原名橋溪,始祖是在南宋時期從江西遷徙來的,始祖遷徙至此時,見這里距河不過一里之遙,一條蜿蜒的小溪,入河而……[詳細] |
海塘村 | 海塘村(Haitang Cun) 海塘村起源于宋末元初(約公元1277年),時元軍與宋軍在江南西路(今江西省)吉州與贛州諸縣間反復激戰。(李氏)子……[詳細] |
上沖村 | 上沖村(Shangchong Cun) 上沖村座落在舂陵江西岸,高峰庵及塔西麓,因地處田垌“沖”的上端而得名。上沖村從解放后至1979年前屬于下……[詳細] |
下沖村 | 下沖村(Xiachong Cun) “下沖”以地處的田垌“沖”而言,本地人將兩邊是山,中間狹長的地帶叫做“沖”。下沖村因地處“沖”的下端而得名……[詳細] |
金坪村 | 金坪村(Jinping Cun) 金坪,原是圩名,取生意興隆,金銀滿缽之意。清末及民國時期,由周邊大姓村子集資開設,占地面積約二十余畝,全部是涼……[詳細] |
樟龍村 | 樟龍村(Zhanglong Cun) 樟龍村實名為江龍,先祖于明朝時入居此地,取此地水面寬闊,水中藏龍,并此地山勢蜿蜒形似蛟龍之意,有龍尾自然村……[詳細] |
小田村 | 小田村(Xiaotian Cun) 因地形復雜,田塊小而得名。始祖歐陽氏于明洪武年間遷居于此,因山水地名而得村名。清朝時,舂陵江水運是為主要運輸……[詳細] |
鐘家村 | 鐘家村(Zhongjia Cun) “鐘家”村人從江西省遷徙而來,以姓氏“鐘”而取名,意為鐘姓族人聚居之地。數代人后,有支脈外遷立業,今匡家村……[詳細] |
余田村 | 余田村(Yutian Cun) 古時期稱“虞田”,屬于山水地域名稱。解放后,郴州經桂陽至嘉禾的省級公路從這里經過,余田之名盛起。公元1957年1……[詳細] |
上橋村 | 上橋村(Shangqiao Cun) 上橋村始祖劉子清八郎生于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歿于淳祐四年(公元1245年)。原籍江西省人氏,因……[詳細] |
槐江村 | 槐江村(Huaijiang Cun) 槐江,原名槐子江,羅氏村民聚族而居之地。羅氏始祖嫩少十五郎(字慶衍1226至1298年)因宋未遭金亂,從江……[詳細] |
匡家村 | 匡家村(Kuanjia Cun) 匡家村原名“山塘村”。 1986年,人民公社改制“鄉政府”時,因桂陽縣共有“三塘大隊”村名有兩個,便改名為“匡……[詳細] |
吉利村 | 吉利村(Jili Cun) 因吉利圩而得名。吉利圩,歷朝歷代都是余田鄉吉利片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吉利圩歷史悠久,據清朝同治間大儒王闿運編篡的……[詳細] |
大蓮村 | 大蓮村(Dalian Cun) 在“大染”、“蓮花塘”兩自然村的頭一字取名。“大染”之名始于元代。當年始祖于元大德十六年從嘉禾豐山遷徙到此,以開……[詳細] |
飛仙村 | 飛仙村(Feixian Cun) 從飛仙橋去“橋”字為名。1979年9月成立飛仙大隊,由4個自然村(即飛仙、楊梅沖、鐵爐、上埠)、12個村民小組……[詳細] |
覺山村 | 覺山村(Jueshan Cun) 覺山村族譜載:“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6年)譚氏(公)由桂郡同卜(居)西鄉之樂家塘(今余田鄉樂家塘自……[詳細] |
塔水村 | 塔水村(Tashui Cun) 村里有口井,很深無底,用麻鍋塔下去,還是不見底,故名塔水。由五個自然村、九個生產隊組成,即山邊自然村、塔雷自然村……[詳細] |
新窯村 | 新窯村(Xinyao Cun) 相傳外地人在此開了一座陶窯故名“新窯”。由7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組成,即新要、謝家、上大山尾、下大山尾、-嶺、……[詳細] |
官田村 | 官田村(Guantian Cun) 100年以前有位-死后埋于此地,故名官田。1979年9月成立官田大隊,該大隊由3個自然村(即官田、塘落虎、水……[詳細] |
浮湖村 | 浮湖村(Fuhu Cun) 該村三面環水,像浮在水面一般,故名“浮湖”。 1975年系飛仙公社理坪大隊,1976年更名為飛仙鄉浮湖村,由6個自然……[詳細] |
理坪村 | 理坪村(Liping Cun) 位于三村交界處,一個古老的圩場,買賣很合理,而得名“理坪圩”。由理坪、沅坦、馬坪、小江灣四個自然村組成,西與嘉禾……[詳細] |
梓木村 | 梓木村(Zimu Cun) 原村后有很多梓木樹而得名。由兩個自然村(梓木、石門下)、八個村民小組組成。轄區位于桂陽縣的西南部,是桂陽、嘉禾兩縣的……[詳細] |
清口村 | 清口村(Qingkou Cun) 原名“清溪”,村有清水小溪從塘井流出而得名,后避免同名而改為“清口”。 1958年7月系飛仙公社清溪大隊,19……[詳細] |
上塘村 | 上塘村(Shangtan Cun) “上塘”是“上海螺塘”的簡稱。始祖嫩少十五郎于公元1276年,自江西鵝頸丘西入湘躲避戰亂。從西南走荊州湖南路……[詳細] |
灣嶺村 | 灣嶺村(Wangling Cun) 因村只有一條灣灣曲曲的山嶺小路可通而得名。1950年屬洞尾大隊管轄。1962年成立為汪嶺大隊,由8個村民小組……[詳細] |
鐵爐村 | 鐵爐村(Tielu Cun) 鐵爐村始祖曾氏(公)于明正統(公元1436年)遷徙到此,遷來時村名叫“鈀邊”,隨著人口的增長,開始發展鐵匠手工業。據……[詳細] |
社下村 | 社下村(Shexia Cun) 解放初期社下村,巖口村兩村統稱如意鄉(51-55年),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地理位置是東與浩塘鄉的史家橋村相鄰……[詳細] |
巖口村 | 巖口村(Yankou Cun) 相傳村中巖洞的入口處像人嘴故名“巖口”,巖口村位于舂陵江鎮東部,東與浩塘鎮飄;塘村相鄰,南與社下村毗鄰,西與甑井……[詳細] |
甑井村 | 甑井村(Zengjing Cun) 因村前有口井像甑一樣而得名。由七個自然村,九個村民小組組成,即:1組水井頭、2組上地坪、3組下地坪、4-5組……[詳細] |
洞尾村 | 洞尾村(DongWei Cun) 村處舂陵江西岸大田洞的尾部,故名。地處丘陵山區,全村由四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組成(即神仙下自然村一、二組,栗坪……[詳細] |
長隆村 | 長隆村(Changlong Cun) 原名叫蓬萊村,后經幾次更改才取名為現在的長隆村。地處鎮西南部,山清水秀,距桂陽縣縣城33公里,距嘉禾縣石橋……[詳細] |
江里村 | 江里村(Jiangli Cun) “江里”之名始于元朝末期,始祖(鄭氏)遷徙途經(今江里老祖山)之地,見此處風水具好,遂在此結廬定居。因與舂陵江……[詳細] |
洪家村 | 洪家村(Hongjia Cun) 因洪姓始居此地而得名。位于舂陵江鎮機關辦事處西南面,地處舂陵江鎮通往加禾縣的縣道旁,東與本鎮塔水村相鄰,西南與……[詳細] |
星塘村 | 星塘村(Xitan Cun) 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北面,東與車溪村相鄰,南與新田縣新隆鎮接界,西與新田縣知市坪鄉毗鄰,北與雙橋村接壤。1961年4月……[詳細] |
西沖村 | 西沖村(Sicon Cun) 位于山沖西側故名“西村”。村域位于舂陵江鎮北部,東與雙林村相鄰,南與古樓村相鄰,西與坳下村毗鄰,北與坳下村接壤。轄上……[詳細] |
石馬村 | 石馬村(Shima Cun) 稻田中有一塊大石頭像匹馬,故名“石馬村”。1961年設立石馬大隊。1986年改為石馬村。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北部,東與……[詳細] |
五一村 | 五一村(Wuyi Cun) 以勞動者的節日而取名。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北部,東與陳江村相鄰,南與朱李村、苗元村接界,西與古樓村毗鄰,北與久長村接壤。……[詳細] |
朱李村 | 朱李村(Zuli Cun) 由朱姓、李姓兩大姓組成,故名朱李村。1961年4月設立朱李大隊,1984年6月改為朱李村。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北部,東與……[詳細] |
下梁村 | 下梁村(Xialiang Cun) 座落在春陵江畔,村域位于舂陵江鎮北部,東與朱李村相鄰,南與雙橋村接界,西與新田縣毗鄰,北與桃田村接壤。境內有原……[詳細] |
馬頭村 | 馬頭村(Matou Cun) 馬頭村實際村名“馬投江”(今存有古代路碑為證)。袁氏族譜載:(余田)袁氏始祖在下沖村“中腰得”之地開村立基后,先后……[詳細] |
車溪村 | 車溪村(Chexi Cun) 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部,東與本鄉苗元村相鄰,南與新田縣新隆鎮接界,西與星塘村毗鄰,北與雙橋村接壤。1961年4月設車溪……[詳細] |
蔓池村 | 蔓池村(Manchi Cun) 建村時,村前有池塘,種植蔓子,故名“蔓池塘”,村委會駐蔓池塘,轄蔓池塘、上蔓池塘、新莊上、腳下等6個村民小組,24……[詳細] |
苗元村 | 苗元村(Miaoyuan Cun) 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南部,東與官田村相鄰,南與車溪村接界,西與雙橋村毗鄰,北與朱李村接壤。1961年4月設立苗元……[詳細] |
桃田村 | 桃田村(Taotian Cun) 村境內田垅邊多長桃樹而得名。1961年4月屬石馬大隊,1984年6月改為桃田村。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北部,東與古樓……[詳細] |
坳下村 | 坳下村(Aoxia Cun) 村名因座落在三山之中,地處山坳之中故而取名坳下。1961年4月屬石馬大隊, 1984年6月改為坳下村。村域位于舂陵江……[詳細] |
飛仙橋社區 | 飛仙橋居委會(Feixianqiao Juweihui) 居委會位于飛仙圩。轄鎮政府機關、初級中學、中心小學、信用社、衛生院、糧站、電信所等單位……[詳細] |
余田社區 | 余田居委會(Yutian Xiang) 居委會位于余田圩,海拔260米。總人口1368人,總面積1平方公里。下轄余田圩,政府機關、初級中學、中心……[詳細] |
十字圩社區 | 十字圩居委會(Shizhixu Juweihui) 居委會位于十字圩。轄鎮政府機關、初級中學、中心小學、信用社、衛生院、糧站、電信所等單位和居住……[詳細] |
雙橋村 | 雙橋村(Shunaqiao Cun) 春陵江水由西北向東南穿過全村,因在春陵江上建有兩座古橋,故此命名,位于舂陵江鎮西北部,東與朱李村相鄰,南與車……[詳細] |
柏家村 | 柏家村(Baijia Cun) 村境內多柏樹,故名。轄柏家、李家、石林圩、下埠、淡家等13個村民小組,386戶,1505人,總面積2.7平方公里,……[詳細] |
增加村 | 增加村(Zengjia Cun) 增加村,原名增加沖,“沖”即山沖,本地人將兩邊是高山,中間狹長的地帶叫做“沖”。此沖兩邊有兩個“莊”(較小的自……[詳細] |
栗坪村 | 栗坪村(Liping Cun) 原為一片雜木山后種植粟子而名。上世紀60年之前,皆屬建置在江里的政區所轄。今栗坪行政村,在余田鄉西南,居舂陵河……[詳細] |
橫塘村 | 橫塘村(Hengtang cun) 轄區村莊都在一個橫沖里,且圍成一個塘的形狀而得名,村委會駐玳塘,轄玳塘、灣得、黎家、侯家、張家13個村民小組,……[詳細] |
愁下村 | 愁下村(Couxia Cun) 由于村后有石山愁比村子高,故名愁下村。轄愁下桐林、桐木沖6個村民小組,共367戶,1406人,總面積4.2平方公里……[詳細] |
雙林村 | 雙林村(Shuanglin Cun) 因村原位于一片松柏樹下而得名,村委會駐下雙林,轄下雙林、上雙林、大水橋7個村民小組,335戶,1116人,……[詳細] |
大市村 | 大市村(Dashi Cun) 過去村中有一茶亭,亭中有觀大士神臺,故名“大士村”后同音稱大市,村委會稱大市、淡家坊6個村民小組,248戶,1030……[詳細] |
久長村 | 久長村(Changju Cun) 建村時祝愿“永久長存”而得名。村域位于舂陵江鎮北部,東與黃土村相鄰,南與五一村接界,西與古樓村毗鄰,北與陳家村接……[詳細] |
黃土村 | 黃土村(Huangtu Cun) 因村周圍山上都為黃土地而得名,村委會駐黃土,轄黃土、龍泉灣、長社、羅家井10個村民小組,510戶,2008人,總……[詳細] |
古樓村 | 古樓村(Gulou Cun) 因圩坪有一古式樓房,樓上掛一大鼓,逢圩擊鼓以示熱鬧,故名“鼓樓圩”去“圩”字為村名。村域位于舂陵江鎮西北部,東與久長……[詳細] |
九歧村 | 九歧村(Jiuqi Cun) 原名“謝家”,1958年大隊化時避免與板橋鄉謝家大隊同名,而改為“九歧”,村委會駐謝家灣,轄謝家灣、九歧、凹山等8個……[詳細] |
歧石村 | 歧石村(Qishi Cun) 周圍有山,村建在山歧間,故名“歧石”,村委會駐歧石,轄歧石、莊上9個村民小組,313戶,1191人,總面積3.1平方……[詳細] |
茶林村 | 茶林村(Chalin Cun) 因過去茶樹多而得名,村委會駐茶林,轄茶林、山下4個村民小組,251戶,976人,總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48.9……[詳細] |
定心村 | 定心村(Dingxin Cun) 0從江西遷來,在此定居安下心來,故名“定心”,村委會駐定心,轄定心、塘邊7個村民小組,276戶,1191人,總面……[詳細] |
十字村 | 十字村(Shizi Cun) 因桂陽通新田、嘉禾通衡陽兩條公路在此匯成十字形而得名,村委會駐十字圩,轄十字圩、西塘尾、尖嘴下、周家山村民小組,41……[詳細] |
古樓圩社區 | 古樓圩居委會(Gulouxu Juweihui) 居委會位于古樓圩。轄鎮政府機關、初級中學、中心小學、信用社、衛生院、糧站、電信所等單位和居住于……[詳細] |
陳江村 | 陳江村(Chenjian Cun) 以“陳家坊”、“江家邊”兩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村委會駐陳家坊,江家邊等11個村民小組,378戶,1650人,……[詳細]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名稱來歷 因舂陵江貫穿境內而得名。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