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桂陽縣舂陵江鎮上橋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31021109 | 身份證前6位:431021 |
長途區號:0735 | 郵政編碼:423000 |
隸屬政區:舂陵江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湘L | |
上橋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上橋村(Shangqiao Cun)
上橋村始祖劉子清八郎生于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歿于淳祐四年(公元1245年)。原籍江西省人氏,因隨丘鵝頸兄弟避難逃往桂陽縣。事先兄弟有約,遇汾即下于橋即止。此地距春陵河約兩公里處,有一口泉水名曰永清泉,側有一座祠廟名叫永安祠。祠內刻有一幅對聯“白水長流一部真經馱白馬,青峰高聳千層翠幕護青龍。”由此而出名,祠之側有一座石拱橋,橋下溪水長流,涓涓不息。以橋為界,橋上頭為上橋村,橋下頭為下橋村。始祖之孫,元伯(公)于元朝初時,在上橋村胡方伯左宅旁擇居生息,后裔延至今日。上世紀40年代前,上橋村屬桂陽縣西河區大新鄉所轄;50年代改為桂陽縣第四區金盆營所轄;60年代初期,改為余田人民公社上橋村連部,60年代末改為余田人民公社上橋大隊,80年代更改為余田鄉上橋(行政)村,沿襲至今。上橋村地處余田鄉東北方。2011年末有人口880人,皆是漢族,劉姓。
村民以種植水稻、大豆、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而聞名。加上養殖業的發展,基本過著小康生活。上橋村四面環山,溪水從田垌中穿過,風景秀麗,錳礦儲量豐富,水源完沛,土地肥沃。有水田650余畝,旱土700余畝。農作物、山林覆蓋面積達9000千余畝。配備電視、電腦設備的遠程教育活動室1間;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參保率100%,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86%;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五保待遇數十人;群眾體育活動場所1處,群眾公益性活動場所1處,村級辦公場所面積120平方米。農家書室1個,藏書800多冊。上世紀90年代建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教學樓,較早修筑了長達2.5公里通鄉水泥公路,做好了水井防護,進行垌田護理。
全國與上橋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