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市潁泉區伍明鎮青龍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41204100 | 身份證前6位:341204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隸屬政區:伍明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皖K | |
青龍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潁泉區伍明鎮青龍村,共有5030口人,1180戶,耕地面積6347畝,15個自然村,38個村民組,10個黨小組,90名黨員。全村目前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養豬。青龍的商品豬遠銷到杭州、上海、南京等地,每天購豬車輛、人員絡繹不絕。青龍養豬事業的興旺和發達,歷經了坎坷和波折,同時養豬又給青龍村帶來了巨大變化。
技術保障創立品牌
“養豬不光是力氣活,也是技術活”,青龍村黨支部清楚地認識到。青龍村在養豬事業上,有挫折也有成功,2000年對于青龍來說無疑是最慘痛的教訓,“那時對青龍村來說,真是一次大災難。一頭幾十斤的豬崽只賣20元,養豬戶們不僅不賺錢而且虧本.村委會領導班子對這次失敗進行了深刻總結,青龍村養豬業缺乏相關的技術支持和品牌效應。該村兩委班子走訪了很多養殖基地,學習相關的養殖技術,引進了優良的公豬品種,通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和反復配種,大大縮減了生豬的生長周期,同時也改善了生豬的肉質。皖南花豬是國家級地方良種,皮薄骨細,肉質鮮美,瘦肉率高,目前是加工火腿的上等原料。青龍村在養豬技術上的革新,使得青龍村養豬業發展迅速,逐漸地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贏得了一定的品牌效應。
“養豬總是跟著感覺走這是青龍村養豬業發展的一大瓶頸”。2008年失敗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缺乏市場信息,由于2006年豬價猛漲,2008年初人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農活,加入了“養豬發家”的行列。市場的過度膨脹,必然導致價格暴跌。青龍村村委會領導班子,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一次討論,通過討論,村委會認識到市場信息的重要性,盲目跟從是造成這次失敗的主要原因。青龍村在積極擴大市場范圍,并成立專門的“業務團隊”從事推廣營銷活動,“把握住市場命脈,跟著市場走,實現訂單式養殖,這是青龍村未來幾年的營銷計劃”。由于該村注重疫情防治,養豬有著一定風險,但是我們可以把風險化到最小。青龍村在養豬史上沒有出現過大的疫情,青龍村在豬流行病的預防上,有著一套堅固的“防火墻”。春秋兩防,發放疫苗、定期消毒、開展防疫知識講座,成立民間養豬協會開展防疫幫扶工作。上下一心,嚴防死守,這或許是青龍村在防疫工作中的“法寶”。
近年來國家為了恢復和發展生豬生產,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實行母豬飼養補貼和保險、公豬良種補貼、扶持生豬規模養殖等,調動了養殖戶的積極性,為養殖戶們免去了后顧之憂。
生態養殖前景廣闊
青龍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巧構生物鏈,發展生態農業,走生態養殖的道路。
“養豬一旦成了規模,污染問題讓我們遭遇了無盡的煩惱,豬糞多了沒地方放,田間地頭要不了這么多綠肥,豬糞臭氣熏天不說,連放的地方都沒有,一到夏天蚊蠅成群,自己覺得難受,村里更是臭氣熏天,百姓意見很大。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決定借鑒外地生態養豬的經驗,在區有關部門和村干部的共同幫助下對圈舍進行了改造,并建起了沼氣池。現在養豬排出的豬糞和污水,通過地下管道直接流入沼氣池。這樣不僅起到了保護生態環境,改善農村衛生的作用,而且農民還能利用沼氣來做飯、燒水,省去了一大筆費用,非常劃算。
目前青龍村建沼氣池400多口,大部分家家有沼氣,小小沼氣池,改變了過去農戶做飯“村村點火,處處炊煙”的現象,不僅促進了環境保護,還成了農民的“聚寶盆”。青龍村以“沼氣池”為基點,轉變農業發展觀念,改變了農業發展方式,將糧,水產養殖,豬有機的連在一起,變廢物為資源,變污染為循環,變貧窮為富裕。
青龍村養豬事業的蓬勃發展,正是由于“靠人帶,靠技術導,靠觀念興”才有今天的成績,三足成鼎力之勢,支撐起青龍村養豬事業的一片天下。全村規模養豬場7個,養豬680 戶,現存欄生豬6000頭,年出欄商品豬12000頭,產值達1000萬元左右,全村人平均年收入5200元,養殖業占總收入的56%。青龍村把養豬事業當成經濟發展的拳頭產業,依靠新的科學技術為指導,以信息化養殖為保證,以經濟快速發展為目標,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步跨越。
全國與青龍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