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流成本計算的權威西澤修先生曾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說,其含義是說人們對物流費用的總體內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費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潛藏在海水里的整個冰山卻看不見,實際上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費用的主體部分。
物流成本“冰山”理論也同樣揭示企業物流結構的不合理對社會造成的成本,這個成本就是環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環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質的不適當流動,且流動的量達到了一定規模就超過了環境的負載能力。因此企業在進行物流管理時不能不考慮由此產生的環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的社會成本。
2.企業物流活動中存在的非綠色因素
現代物流活動是由實現物質、商品空間移動的輸送、時間移動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裝、裝卸等元素構成。現代物流活動中的各個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因存在非綠色因素而對環境造成污染。
輸送過程的非綠色因素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交通工具本身產生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輸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損害。如石油在海運過程中發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這樣的污染常常是致命的,并且在很長時期內都無法恢復常態。
保管過程中的非綠色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須用一些化學方法對之進行養護,如噴灑殺蟲、菌劑,對周邊生態環境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由于保管不當,爆炸或泄漏也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
流通加工對環境也有非綠色影響因素,表現為加工中資源的浪費或過度消耗,加工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物都對環境和人體構成危害。
包裝過程中的非綠色因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包裝材料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過度的包裝或重復的包裝,造成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無益于生態經濟效益。
裝卸過程中的非綠色因素有:裝卸不當,商品體的損壞,造成資源浪費和廢棄,廢棄物還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
可見,現代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已經威脅到我們的日常生活。21世紀,人類面臨人口膨脹、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的三大危機,綠色物流將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