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遞柜變、變、變掩蓋下的盈利焦慮
2015年6月6日成立的豐巢快遞柜,如今過得并不“6”。
盡管目前豐巢科技已經覆蓋了全國100多個城市的75000個社區,用戶規模達1.3億+,快遞柜達到10w+,處于快遞柜行業的第一位。
但是在物流業的人、貨、場以及供應鏈關系都開始重塑的時代,剛滿三歲的豐巢,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還要面對日益復雜的生產環境。
首先,末端配送快遞柜變得越來越智能。
豐巢快遞柜引入了騰訊優圖人臉識別功能。騰訊優圖為豐巢提供三方面技術支撐:實名認證、人臉核身以及人臉檢索。
在菜鳥智慧物流大會展區,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菜鳥驛站化身為游戲機,參與人員刷臉后可獲得對應柜子中的獎品,快遞柜的互動性從中可見一斑。
還有中郵速遞易的小黃筒,據了解,小黃筒搭載了太陽能供電、GPS跟蹤定位、GPRS數據傳輸,以及超聲波測距模塊,集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和物流管理于一身。
其次,末端配送快遞柜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快遞柜除了成為“黑科技集成箱”之外,“相貌”也變得日益多樣化。
比如,菜鳥近日推出的菜鳥小盒。菜鳥小盒直接安裝在消費者家門口,具有空間大小可變,調節溫度,與鄰居共享使用,等功能。億歐在菜鳥智慧物流大會現場了解,消費者可用不到500元就可以購買定制化的菜鳥小盒。菜鳥小盒不僅在外觀設計方面與傳統快遞柜有較大區別,且離消費者的距離也更近,可謂是傳統報箱的的智能升級。
近日,億歐還了解到與一款享收科技推出的“享收小盒”,該產品與菜鳥小盒類類似,也主要是安裝在每家每戶門口,重量不到4Kg,已有幾萬用戶,并與四通一達、順豐達成了合作,且即將進入第二個城市的第二個小區。據了解,僅派費一年半即可回本,包括箱子成本、物業場地費用等。
還有,今年年初豐巢推出了新型的智能快遞柜,該快遞柜的直徑約2.5米,高4.2米,采用了8面體立體設計,可容納600個快遞。該快遞柜具有人臉識別功能,快遞員刷臉就可以把快件放進快遞柜,用戶刷臉就能取件。值得關注的是,該快遞柜也成為連接無人機和無人車的終端。
而近期菜鳥的快遞塔,跟豐巢新型快遞柜也頗“神似”。
據了解,菜鳥快遞塔可以存儲600-800件包裹,可以滿足人口密集、用地緊張的需求,有16個投遞口,方便快遞員批量投遞提高效率;同時,消費者能夠掃臉取件,讓像立體車庫一樣的自動設備將包裹自動送達消費者面前的取物口,不用為尋找快遞格口煩惱,同時該快遞塔也可以連接無人機和無人車。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對快遞塔的定位,不僅是作為存儲和提貨點,滿足即時倉儲和配送需求,而是將其視為探索新零售發展的物聯網設備。
億歐智慧物流認為,豐巢和菜鳥的智能快遞塔最重要的意義是,它將那些一直被人質疑使用場景有限、停留在實驗室和特殊場合的無人機和無人車連接起來,讓快遞配送的最后100米進入了無人時代。
另外,此前京東的全流程無人倉已經實現,如今阿里卻引領了快遞配送的最后100米無人時代,經過數字化和物聯網化重塑的新物流的雛形已經初現。
第三,末端配送與新零售業態融合的越來越緊密。
快遞箱在變得越來越智能,離消費者越來越近,功能越來越多的同時,如果將其放到重構新物流的浪潮中看,阿里的店面代收、人工代收,還有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物流的協同效應開始放大,智能快件箱只是滿足消費者安全、便捷、個性化收件需求的一個選擇而已。
在這種境況下,既沒有新零售物流輔助,也沒有其他類似產品協助,也沒有尋求到更好的盈利模式的豐巢顯得愈發孤立無援。
豐巢科技CEO徐育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公開表示,最后一公里痛點不僅僅是快遞柜能完全解決的,豐巢要建設共同配送體系,來為末端客戶提供標準化、統一的服務標準讓服務的快遞公司、用戶能感受到穩定的末端快遞服務,并通過挖掘用戶數據,來打造并驅動末端物流、干線物流的完整鏈條。
快遞柜變變變的背后
億歐智慧物流認為,快遞柜變變變的背后其實體現了其在盈利問題方面的焦慮。智能快遞柜的盈利問題,其實更多的是“電商物流包郵”的歷史原因所致,快遞柜當下的價值可能是其密集的末端網絡,而真正最被企業看中的,可不止是為快遞小哥提升配送效率,提升消費體驗,而是作為一個掌握消費者數據的流量入口,其流量的重要性,可以從去年6月份的豐鳥大戰可見一斑。豐鳥大戰的導火索是因雙方數據安全及共享方面規范的缺失,未來三十年,大數據將影響零售業走向售賣服務,影響技術行業開拓出新的發展道路......
也就是說,在快遞企業和菜鳥眼中,智能快遞柜最大的價值是其數據、流量價值,以及它作為一種物聯網終端來為供應鏈賦能的協同效應,當然自身有造血能力的話就更好。也許智能快遞柜的贏利模式不能僅從收費和廣告這些較為常見處出發,而是從其數據、流量中掘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與占地面積大,數量有限的智能快遞柜不同,直接安裝在消費者門口的“小盒”則提供了另一種發展路徑,因為離消費者足夠近,滿足了消費者送貨上門的需求。據享收科技內部人員透露,其已安裝小盒的小區快遞員的投放率比原本高出2.6倍,至于數據問題,享收科技則打算與合作的快遞企業共享起來,與快遞公司形成良性循環。此外,小盒在廣告投放方面也可以做到千人千面更加精準,而且開箱小程序還可以開發商城功能。
這樣看來,也許,智能快遞柜巨頭沒有盈利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離消費者足夠近,對消費者、快遞員的痛點解決的還不足夠!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2· 雪峰山下的高鐵守護者|沿滬昆高鐵看湖湘發展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1-4· 載譽前行丨因格智能獲評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與CMMI 3級能力評定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5· 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利好不斷 智加科技發布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