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交易額三年增85.6% 基礎設施待加強
農村地區發展不充分的現狀,恰好讓農村電商有了可施展拳腳的空間。近日,在第五屆京交會的“精準幫扶與社區電商論壇”上,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提出,農村電商的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推動力,推動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生活條件改善,促使農民增收。開拓縣域及農村市場是當前電商企業的重要戰略布局,農村電商成為縣域及農村資源的發掘器。
阿里、京東、蘇寧等企業不斷布局農村市場。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農村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448.8億元,同比增長39.1%。預計2018年農村網絡零售額將突破1.5萬億元,增幅或超過20%。農村網絡零售市場已初具規模。
農村電商也存在著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李鳴濤強調,農村電商發展可持續已成為電商企業面臨的突出挑戰。近幾年,農村電商交易額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從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25萬億元,增幅達85.6%。但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來,農村電商交易額開始呈現增長放緩的趨勢。在電商服務企業建設服務網點的過程中,大量的網點均存在可持續問題,如何驅動網點成為下一步電商企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物流網點建設是農村電商發展關鍵所在。中共城步苗族自治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方凱稱,農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需要依托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對物流進行補貼。物流和電商脫節明顯,尤其是交通不便利的偏遠農村,實施電商進農村難度非常大。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曾斌表示,由于消費者需求的變更,零售近場化是解決物流問題的關鍵。曾斌強調,供需不平衡導致的商品滯銷問題,也是企業面臨的困境。每日優鮮計劃與多地政府合作,通過極速達電商、無人零售等豐富的零售終端,全面精準獲取客戶需求信息,再按照客戶需求計劃性地精準生產養殖、種植農產品。
李鳴濤表示,農村消費是驅動農村電商第一階段發展的動力來源,帶動了物流問題的解決以及網點建設。在這一階段,電商企業集中考慮農產品上行問題,包括基礎設施問題、標準化問題以及可持續性保障問題。這些問題又成為第二階段驅動農村電商發展的動力。第三階段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產業興旺目標點,通過電商進一步增強農村地區吸引力,讓更多的資源回到農村以及農村電商生態體系中。
- 2-24· 農業農村部:元宵節“菜籃子”產品供給有保障
- 1-20· 運營三年,首條民營控股高鐵跑出加速度
- 1-13· 運營三年,首條民營控股高鐵跑出加速度
- 12-2· 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 11-18· 住房交易新政對安徽有何影響?
- 11-7· 上海加強中小企業融資支持
- 9-5· 甘肅加強種質資源保護 繁育更多好藥材
- 8-26· 農業農村部:做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謀劃儲備深化融資對接服務
- 8-22· 農村“空巢家庭”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 8-8· 二手交易市場有多火熱?電商交易規模超5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