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助新零售物流加速變革
在電商平臺下單,消費者是否可以選擇個性化的配送時間?這樣的愿景已經付諸現實。
近日,記者在電商平臺購買了豬肉、丑橘、土豆等不同品類的商品,選擇當天18時至20時的時間段配送。下班后,記者在家門口遇見了抱著冷藏箱的配送員。不僅如此,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物流配送服務日趨精準化,30分鐘達、1小時達等服務時代已然來臨。
1、即取即送,提供精準時效服務
如今,高品質、便利化的用戶體驗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與此同時,“消費者提出了極速配送、準時妥投的要求,并希望能夠獲得更為尊享的服務。‘當日達’的物流服務已經很難滿足客戶需求,約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將商品送達的‘分鐘達’服務應運而生。”京東物流規劃發展部戰略部負責人包燕介紹。
而這種時間約30分鐘至1個小時的配送服務被定義為即時物流,并且有著越來越快的發展趨勢,目前甚至可以做到“分鐘級”送貨。
其實,即時物流對消費者來說并不陌生,他每天都在你我身邊發生。據介紹,最初的即時物流業務量主要來自餐飲外賣領域,隨著消費者對本地生活其他方面的配送需求越來越大,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平臺也開始將業務從外賣擴展到水果生鮮、鮮花、蛋糕、藥物等方面。
瞄準客戶需求,同時轉型升級的還有順豐速遞、圓通速遞等快遞企業。與普通快遞不同,即時配送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同時完成高頻率的取件和派件工作,且大都采用專人直送模式。2017年5月,圓通速遞便推出即時配送產品,為寄遞客戶提供周邊3公里范圍之內的精準時效服務,即取即送并承諾在2小時之內送達,發力中高端快件市場。
與外賣平臺和快遞企業服務品類相似,其中,針對消費者在日常生活與商務活動中的零散快遞寄送需求,一些新興即時配送企業如人人快遞、閃送、快服務等迅速崛起。在配送速度上,他們承諾著15分鐘上門取件、3公里到5公里內1小時送達,7×24小時全天候專人直送服務,解決了消費者分身無術與具有貨物收、送剛需的的困擾。
線上線下不斷融合趨勢已成定局,即時物流業未來發展可期。近期,該領域動作頻繁,身在其中的企業加速布局,一些其他領域的企業也跨界瞄準“蛋糕”。4月,阿里巴巴4月份正式收購餓了么,與口碑外賣平臺、點我達物流服務商共頻共振,擴大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競爭力;美團外賣物流團隊獨立對外輸出服務,為海瀾之家承諾1小時送達服務;滴滴打車也上線外賣配送業務……各企業都在為新零售體系搭建即時配送物流網絡。
2、就近配貨,倉配一體高效協同
近日,天貓超市聯合菜鳥網絡推出“網上下單、門店發貨”的“分鐘級”送達服務,通過點我達實現線下的即時配送。京東物流正式推出“閃電送”時效產品體系,下單后根據地址匹配情況可實現數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的送貨上門。商家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將貨物完好無損地送達消費者手中?電商巨頭創新模式,為“最后一公里”配送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新零售下,線下實體店會進一步形成3公里距離內的供求體系,很多訂單并不需要從純電商的倉庫里發貨,可以從靠近消費者最近的實體店發貨,這些實體店會變成未來物流配送的重要支點。”菜鳥門店發貨項目負責人李望中表示。
菜鳥網絡利用全國400家門店發貨,通過打通線上和線下,為消費者帶來“分鐘級”的配送體驗。按照這種物流模式,消費者在屈臣氏的天貓旗艦店下單后,如果選擇“定時送”或預約特定時段送貨,菜鳥智能算法就會把訂單消息推送到距離收貨地址最近的屈臣氏線下門店,提醒門店鎖定庫存,并進行打包。而點我達收到菜鳥系統通知后,便分配就近的騎手到門店取貨,并完成配送。
與菜鳥網絡不同,京東物流通過布局“前置倉”來提升即時配送的速度。當用戶在京東商城購買商品時,京東物流可以根據用戶的收貨地址進行自動識別,并匹配附近供貨網點倉庫發貨,用戶如選擇帶有“閃電送”配送標識的商品,下單后根據地址匹配情況可實現數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的送貨上門。
據介紹,為支撐“閃電送”時效產品,京東物流首期已與達達的前置倉打通。近期,京東物流已經與達達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天津、杭州等全國核心城市的近百個前置倉陸續開展合作。
3、數據預測,助新零售物流加速
專家認為,由于人的移動是頻繁的,很多時候是無法預知的。很多消費者下單后并不要求送到家,而是公司、正在用餐的飯店、健身的體育館、或私家車后備箱等場所。新場景的出現要求物流業用更先進的技術去優化網絡,根據消費者提供的時間、地點為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包燕介紹,在即時物流情景下,小時內產生的包裹數量越來越多,并且由于客戶對時間要求越來越精準,快遞員已經無法依靠經驗進行配送,實時優化路由和高效計算、預測配送人員、包裹數量、配送時間、用戶需求等信息的技術平臺變得關鍵。
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迭代,為即時物流提供了技術支撐。湖北省鄂州市東升名居小區的杜先生在京東“小哥賣場”下單后,讓他驚訝的是,沒過一會兒,配送員就來送貨了。
京東小哥早市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以前,無論是商超還是傳統電商,購物一直遵循著“人找貨”的模式。“小哥賣場”利用京東用戶大數據優勢,構建出包括用戶的購物行為、習慣、興趣愛好、購物心理以及購物風格、購買能力等在內的用戶畫像,精選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由配送員提前帶過去,從購物環節上做到“未買先送”。
菜鳥網絡對大數據的運用也在加快新零售的物流速度。通過分析海量歷史數據,菜鳥網絡選取銷量較高的商品,并對其在不同城市的銷量作出預測,差異化地建立前置倉,提前將商品布局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即使在訂單高峰期間,貨物也能快速送抵消費者手中。正是通過線上線下的數據打通,商家能夠實時進行兩端的庫存動態管理,線上訂單也能自動流轉至最近的線下門店,由即時物流上門取貨配送。
據專家分析,各企業要不斷完善自身物流體系,應用大數據、智能算法、智能定位等技術輸出更優質的服務,提高即時配送能力,為更多實體商戶賦能。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的大企業,可以加大對末端智能設備的投入,例如,智能貨柜、末端人工與互聯網結合的收貨站等;還可以加大對無人機這類智能設備的應用研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豐富即時配送手段。
- 4-7·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式產業生態漸成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3-10· 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提出 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
- 12-26· 首家數據科技央企中國數聯物流成立
- 12-2· 江蘇數據大通道,讓省級政務數據直達基層
- 11-11· 三組數據背后的企業科創新動向
- 11-7· “數據要素×”大賽全國總決賽結果出爐 交通運輸領域十個項目獲獎
- 11-4· 載譽前行丨因格智能獲評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與CMMI 3級能力評定
- 10-15· 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利好不斷 智加科技發布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