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新規實施20多天 你的快遞上門了嗎
4月28日,本報第四版刊登《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規定——泄露用戶信息,最高罰10萬元》一文,解讀了新政關于“最后一公里”配送、隱私泄露等曾經困擾民眾的“老問題”的規定。
其中,“未經同意將快件放入快遞柜屬違規”引起了許多市民的熱切關注。也就是說,快遞員必須將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中,如果要送到代收點,要事先征得消費者同意。
在新規施行20多天后,送貨上門問題如今解決了么?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用戶:快遞柜取件,多于上門投遞
5月18日午后,在我市市府大道某企業上班的呂瑛接到圓通快遞一位快遞員的送件電話。由于她正在外就餐,無法即刻取件,便打電話找同事幫忙代拿。
“電話剛掛沒多久,同事又給我回電話。”呂瑛說,電話那頭是圓通快遞小哥,對方稱,根據新規定,現在快遞都要本人或者指定的代收人當面簽收,“按照他說的,我報了自己的名字和手機長號,并確認是由我這位同事代收。”
令呂瑛感到更暖心的是,在同事拿到快遞后,她又接到這位快遞員的電話,對方再次和她確認代收人的身份,并對于未能將快遞送到她手中表達了歉意。
“以前,要是我人不在,快遞員要么直接將快遞放在公司門衛處,要么將快遞帶回去,有時會造成延誤或者遺失。”呂瑛覺得,快遞員的做法非常負責,安全又貼心。
和呂瑛不同的是,在新政實施后的幾天,有不少期盼著快遞可以送貨上門的市民,卻未能如愿以償。
“近半年我都沒有收到過送上門的快遞。”提及接收快遞,家住椒江區星楓苑小區的鐘女士表達了自己的無奈,“這兩年小區有了快遞柜,快遞員一股腦兒將快遞放在柜子里。”
作為網購達人,鐘女士經常接收快遞,她明顯感受到除了順豐、中國郵政和京東的快遞員,目前大多數公司的快遞員在送件時都是招呼不打一個,就直接將快遞投遞到小區的快遞柜或者物業、門衛處。
“大多數時候,我對東西放快遞柜無所謂,但有時候是大件或者貴重物品,快遞員至少也應該給我打個電話征求意見。”鐘女士表示,自己有時沒注意短信提醒,等到快遞入柜幾天后才想起去拿,還要付一筆滯留費用,實在是不劃算,“即使現在有了明確的規定,我們小區里的情況并無轉變。”
對此,也有不少用戶發出了“理解”的聲音。
“最近發現小區附近多了一個菜鳥驛站,白天家里沒有人,下班路過就順便去取個快遞,非常方便。”家住市經濟開發區東京灣小區的李小姐說,快遞員每天要送幾百個件非常辛苦,應該多體諒他們。
快遞公司: 配合用戶習慣 按需服務
快遞新政實施20多天,送貨上門仍是難題,記者走訪發現,近期不少快遞員都開始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但政策落地過程中仍避免不了一些難題。
“我常跑的小區上班族比較多,但目前許多小區對于快遞車輛依然不開放,大部分業主是默認我們將快遞寄放在物業或者門衛處的。而且我們送件時大部分收件人都在上班,即使小區可以進入,去了幾次業主都不在家也沒有辦法。”申通快遞椒江區域的一位快遞員告訴記者,征求用戶的意見后也基本上都要放在快遞柜內,“這樣更節省時間,如果消費者有要求送貨上門,約個時間過去,我們也很樂意。”
圓通快遞臺州椒江分公司總經理何宗斌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快遞柜、菜鳥驛站等取代了快遞員送貨上門,但這是征求用戶意見后產生的結果,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不久前,我們在椒江做過一個調查統計,快遞員在白天上班時間送貨上門,近80%的顧客不在家。如果快遞員當時將快遞帶回,則影響了收件的時效性。”何宗斌說,不僅如此,根據相關規定,快件兩次無法投遞,快遞公司就需將其退回寄件人或者根據寄件人的要求進行處理,“對于經常不在家的收件人,投放快遞柜或菜鳥驛站可以少給他們添麻煩。”
業內人士認為,在如今快遞行業的發展環境下,所謂的“難上門”現狀很難改變。
“行業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優化服務,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快遞的收費水平決定了我們的服務水平,當有一天我們的各項服務都能滿足所有用戶的要求時,快遞收費也會跟著上漲,最終還是消費者自己買單。”我市一家快遞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何宗斌看來,建設菜鳥驛站等寄放點是解決快遞投放問題的有效方式。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1· 上門收糧解難題 精準施策惠農戶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5-27· 浙江實施強村富民集成改革:農旅雙向借力 盤活閑置農房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5-23· 快遞新規之下,無人配送能否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 5-9· 天津實施第四輪“三支一扶”計劃 每年招募200人
- 4-25· 吉林實施服務創新提升工程解決招工難就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