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經濟圈”:如何在新坐標下對接國家戰略
上周,市委召開十二屆九次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提出要把躋身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作為踐行“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新使命的“寧波坐標”,永葆“思進思變思發展、創業創新創一流”的精氣神,以更穩更快的步子趕超跨越,以更好更快的發展爭先進位。
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凝聚全市上下推進寧波發展的智慧和力量,本報今起推出“更進一步更快一步全力躋身第一方隊”特別報道,進一步提振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破難攻堅和實現“兩個基本”目標、建設“四好示范區”的信心和動力,全力推動寧波躋身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
沖刺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靠什么?很多寧波人會想到寧波最大的優勢:世界級的大港。
那么,如何把這一最大優勢發揮到極致?如何提升港口的影響力?如何實現港口經濟的最大化?如何以港口為抓手,形成強大的競爭實力和競爭優勢?
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以來,寧波率先謀劃并啟動“一帶一路”支點城市建設,為新一輪開放積蓄能量,為經濟建設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明確了以打造“港口經濟圈”為總抓手,加快推進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
建設“港口經濟圈”,核心是提升寧波港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經過多年發展,寧波港基本確立了我國深水樞紐港和國際集裝箱遠洋干線港的戰略地位。今年上半年,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超過香港,躍居全球第四位。
面對新坐標,寧波港如何實現新作為?
如果把“港口經濟圈”看成一個“同心圓”,其“圈層”大不大、輻射力強不強,關鍵看“射線”的長度和密度。通俗地說,就是建設互聯互通的海陸集疏運網絡,擁有公鐵水空一體化的綜合交通,以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為紐帶,以“甬新歐”貿易物流為主線,與中西部地區以及中西亞、中東歐國家陸域相連接,從而提升港口實力。
在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專家秦詩立看來,寧波港要想“出人頭地”,還需要從戰略高度樹立起第四代港口發展理念,率先建成數字化水平高、服務功能強的數字物流港。同時,提前布局第五代港口建設,使各種資源更廣泛地互聯互通,更快速地感知,更敏捷地智能。
建設“港口經濟圈”,必須跳出港口發展港口經濟,統籌港口、產業和城市發展。
從世界港口發展的經歷來看,最初的港口主要是海運貨物的裝卸、倉儲中心,隨后又增加了工業、商業,成為具有使貨物產生增值效應的服務中心,而更高層次的追求則是適應國際經濟、貿易、航運、物流和信息化發展的要求,逐步成為國際物流貿易中心。
“寧波要及時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向金融、貿易、物流等領域推進。簡而言之,就是提高港口經濟含金量和附加值。”寧波現代物流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周昌林表示。
以功能平臺和功能項目建設為核心,向平臺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形成融合集成、組合發力的“港口經濟圈”。年初以來,國際海運生態科技城市、金融生態示范區、保險創新示范區、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進口貿易創新示范區等港口經濟新功能相繼推出,一大批輻射力強、帶動力強、附加值高的優勢產業集群蓄勢而出。
如今,互聯網思維的平臺策略被反復提及。面對“互聯網+”發展新趨勢,寧波正在積極構建一個商品貿易、物流、信息和金融服務的互聯網平臺,以海納百川、互利共贏的氣度,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長江經濟帶城市的合作。
今年5月,寧波港與中國首個國際內陸港口西安港締結友好伙伴關系。兩港的深度合作,對促進“一帶一路”的有機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專家認為,“港口經濟圈”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通達性,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支點城市,寧波要主動作為,積極牽手內陸港口、中西部城市,參與國際經貿大合作和人文大交流,提升寧波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要充分發揮民營資本富裕的優勢,鼓勵企業“走出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大投資貿易和資本技術合作,增強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
- 4-21· 一季度國家鐵路發送貨物9.7億噸 同比增長3.1%
- 4-14· 一季度國家鐵路發送貨物9.7億噸 同比增長3.1%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3-10·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總量超450萬家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2-3· 智慧港口春節繁忙“不打烊”
- 1-27· 國家郵政局、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聯合發布通告加強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期間寄遞物品安全管理
- 1-27· 國家郵政局:2024年1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69.8,同比提升17.2%
- 1-9· 國家郵政局部署202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
- 12-26· 低空經濟發展迎最新定調 哪些新改革新舉措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