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數據中心更“綠色”?工信部等三部門為蘇寧“蓋章”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發布第一批國家綠色數據中心49家企業名單,蘇寧雨花數據中心成為互聯網零售企業唯一上榜公司。
近年來,數據中心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大,但傳統數據中心高耗能、低利用,且布局分散、發展粗放,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和能源的巨大消耗。加之產生大量溫室氣體、消耗大量水資源等,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挑戰。
綠色數據中心則剛好可以打破這樣的局面,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和先進科技,實現節能降耗和減污增效,使社會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因而,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已成為全球趨勢。
上榜的蘇寧雨花數據中心,有著出色的管理措施和節能效果,在業內享有盛譽。它是蘇寧按照國家A級機房標準設計建設的高等級數據中心,目前共有機架數1434個,總供電容量達19500kVA,支撐整個蘇寧集團超過15000臺信息設備的不間斷運行。
2017年,蘇寧雨花數據中心完成了進一步改造,通過各種節能手段,全年節約用電265萬kWh,可折算為近800噸標準煤。
除了節能減排,雨花數據中心還兼具穩定性、可擴張性、經濟性和實用性等多個特點。
目前,蘇寧雨花數據中心支撐運行蘇寧易購、蘇寧物流、蘇寧金融、蘇寧置業、蘇寧文創、蘇寧體育、蘇寧投資等集團產業的核心生產系統。可以說,在蘇寧內部,雨花數據中心的價值愈發明顯。
這正是蘇寧在數據建設上的縮影。近年來,圍繞智慧零售,蘇寧在八大產業板塊協同布局的同時,積極建設五大數據中心,搭建蘇寧云平臺。
“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管理一定要靠數據驅動,要把數據化的分析轉化為經營成果和生產力。”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不久前召開的2018年度工作規劃與部署會議上直言。
(蘇寧雨花數據中心全景)
去年,通過將零售經驗與前沿技術結合,蘇寧建立了大數據平臺服務產品“百川”,實現了底層業務數據的有機整合,大大提升了經營指標開發和分析的效率,節約了50%以上的硬件資源和人力資源;通過搭建和完善客群分析產品“羅盤”、會員大數據變現平臺“靶心加”、供應鏈及運營經營數據開放平臺“數據易道”等一系列數據開放合作產品,構筑了智慧零售的底層能力模型。
在此基礎上,蘇寧實現了顧客行為數據、促銷轉化數據、商圈經營數據、店員操作數據的全程管理和追蹤,強化交叉引流能力,雙線引流銷售轉化同比增長303%。其中,千里傳音、金礦、店加等營銷產品全年合計轉化買家965萬,實現銷售355億。
剛剛過去的2017年,蘇寧創造了自2009年互聯網轉型以來最好的業績,蘇寧控股位列中國民企500強第二位,旗下蘇寧易購躋身世界500強。這是智慧零售發展的成果,也是發揮和應用大數據能力的成果。
利用科技手段抓取全產業鏈中產生的有效數據,對消費者的數據進行挖掘、獲取、存儲、管理、分析和運用,最終實現對于消費者的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這些零售行業長久以來的痛點,蘇寧已然找到解決方案。
(張近東曾直言要讓蘇寧智慧零售從趨勢變為優勢,并最終成為勝勢)
帶著傲人成績,蘇寧率先進入了零售下半場跑道。
未來零售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模式如今已是業內共識,張近東則進一步指出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即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感知消費需求,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制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場景化的產品和服務。
而如果說2017年還只是蘇寧智慧零售的小試牛刀,那么2018年,其將迎來全面爆發。
去年12月19日的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發布會上,張近東明確提出“三年實現15000家店、2000多萬平方商業實體的落地”;不久前的2018年度工作部署會議上,張近東則進一步拉開了“場景互聯網零售”的“造極”大幕,制定出2020年向著交易規模四萬億、線下兩萬店和全渠道高于互聯網轉型期兩倍增速的目標全力沖刺。
張近東曾直言,蘇寧智慧零售生態正在全面落地,這將是零售業態的重塑與再造,通過線上全品類與線下各類場景針對性的匹配,開啟零售業態的3D打印時代。毫無疑問,零售下半場,正在大踏步地進入蘇寧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