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強國戰略實施綱要醞釀
“我們正聯合中國工程院開展交通強國戰略研究,將提出交通強國戰略實施綱要,指導交通強國建設。”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12月26日的例行發布會上透露。
據了解,我國將分兩步走實現交通強國戰略目標:從2020年到2035年,奮斗1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進入世界交通強國行列;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奮斗15年,全面建成交通強國,進入世界交通強國前列。
而這一切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據透露,下一步交通運輸部重點是結合對“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編制并實施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其中,對于備受關注的自動駕駛新技術,目前已經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工作組,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性文件、標準、測試基地建設等。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在吳春耕看來,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 第一,是世界領先的交通強國,將在數量規模全球領先的基礎上,進而實現在質量效率、科技創新、行業治理、國際影響等方面全球領先,全面建成一個更加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綠色智慧、開放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擁有一大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交通運輸企業。第二,是人民滿意的交通強國,將聚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讓人民滿意的交通強國。比如,將努力體現“零距離”換乘、“零排放”、“零死亡”、“零庫存”等“四個零”的發展理念。第三,是有效支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交通強國,將建成遍及城鄉、通達全國、連通世界的全球運輸供應鏈,打造若干個與貿易強國、制造強國相適應的世界級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有效支撐我國全球配置資源、有效實施重大戰略、有效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強國建設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需要構建科技引領、智慧驅動的創新發展體系,需要強化戰略理論支撐、技術供給支撐、標準規范支撐、網絡信息支撐、創新人才支撐。
“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特別是在交通運輸裝備領域,是最有可能出現顛覆性技術應用進而徹底改變交通運輸方式的領域,值得我們關注。”吳春耕介紹說,一是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總的目標是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型化、裝配化、智能化。二是在交通運輸裝備領域,總的目標是實現交通能源動力系統的電動化、高效化、清潔化,以及交通裝備設計制造的輕量化、數字化、模塊化。三是在交通運輸服務領域,總的目標是實現交通系統的智能化、網聯化、協同化,滿足用戶消費的個性化、共享化、多元化。
在此次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還列出了2018年12件民生實事清單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脫貧攻堅任務單,其中包括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客車;實施鄉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8萬公里、危橋改造2500座;推進建設改造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設施1000個;新增ETC專用車道2000條,ETC用戶1500萬。
此外,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商務部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三部委將于2018年年初啟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計劃三年努力,至2020年年底,力爭在示范城市建成“集約、高效、綠色、智能”的城市貨運配送服務體系。
- 3-31· 交通運輸部推動公路“一張網”出行服務數字化建設
- 3-24· 交通惠民新范式傳遞軌道上的民生溫度
- 3-10· 福建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項目最高可獲75%中央獎補
- 1-16· 完善交通運輸市場制度 為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夯實基礎
- 1-9· 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5年道路水路春運服務保障工作
- 1-9· 《交通運輸標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解讀
- 1-9· 《交通運輸標準管理創新行動方案》解讀
- 12-26· 實施辦法加快修訂 鋼鐵產能置換政策將優化
- 12-16· 交通運輸部發布首批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典型案例
- 12-16· 交通運輸部發布首批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