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內鐵路通車內羅畢站處處彰顯“中國印跡”
5月31日,“中國制造”的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將正式通車。
蒙內鐵路全長大約480公里,沿線共開通了33個站點。其中,位于肯尼亞首都的內羅畢站是中心樞紐站,也是各站點中規模最大的一個火車站。
在這座采用“中國設計”、“中國系統”、“中國作業”的車站內,到處都彰顯著“中國印跡”。
初見內羅畢站,你會發現這個大型建筑的外觀猶如中國的“品”字型。了解后才知道,內羅畢站的外觀設計有特殊含義。底部兩個口字,代表兩個火車頭,上面一個口字則代表一座橋梁。寓意是,火車架起了中肯兩國友好合作的橋梁。
這里就是一層大廳,如果說要尋找這里的中國元素,最顯眼的恐怕是大廳里這抹亮麗的中國紅。
大廳的四個圓柱以及標識都采用紅色作為主色調,顯得明快大氣,更彰顯了車站歡迎八方來客的熱情。
進站口和售票大廳位于一層,二層則是候車大廳和檢票口。這里最多能容納3000—4000人。內羅畢站的檢票口完全仿造中國高鐵站的設計,檢票儀也是中國制造。為了迎接5月31日的通車儀式,站點正在進行最后的全面測試。
央視記者張誠:還有20分鐘就要發車了,現在是檢票時間,我手上拿的是一張蒙內鐵路的車票,上面不僅有車次、價格等信息,還有一個二維碼,乘客只需要將二維碼在檢票閘機上掃一掃,便能迅速通過檢票口。
央視記者張誠:這里是通往站臺的跨線天橋。通常肯尼亞火車站的站臺天橋只有一條通道,很容易產生人流相向而行出現的擁堵的情況,而內羅畢火車站的天橋設計借鑒了中國經驗,進出口各有一個通道,從而避免了因人流交叉產生的擁堵。
內羅畢站是一個客貨運車站,因此十多個軌道里,1-2道為客運軌道,3-10道用于貨運列車的到發作業。軌道的線間距和軌距采用的也都是中國標準。
央視記者張誠:這里就是一號站臺,不知道大家對這樣的場景是否覺得似曾相識,非常熟悉呢?因為我頭頂的雨棚、電子屏、時鐘這些都是中國設計,中國制造。
除此之外,接發列車的作業方式也來自中國。
西南交通大學的數十名老師,專門來到肯尼亞,就售票、檢票、接發列車等服務環節對肯方學員進行專業培訓。
內羅畢站運轉主任朱清巖:我們內羅畢終點站行車標準、客運標準都是以中國鐵路標準為基礎,對肯方學員進行認真培訓。
在蒙內鐵路沿線共開通33個站點,因此,需要一套科學有效的指揮系統來保證日常客運、貨運列車的行車安全,從而提高運輸效率。
戴好鞋套,記者進入了蒙內鐵路的指揮中心,這里也可以說是整條鐵路的大腦,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這套分散自律調度集中系統。
大家對公路的紅綠燈應該都很熟悉,紅燈停,綠燈行,鐵路也有類似于紅綠燈這樣的信號系統來指揮列車運行。
蒙內鐵路使用的這套系統由中國企業設計研發。
內羅畢站調度指揮中心副主任王永昌:這套系統在中國來說應該是最先進的系統,CTC,調度集中控制,負責蒙內全線33個車站列車運行的指揮,每一個列車車次的運行軌跡、信號開放的狀態都在這上面顯示出來。
記者:左上角閃爍代表什么?
內羅畢站調度指揮中心副主任王永昌:正在閃爍的是蒙巴薩終點站。
記者:說明車站正在施工過程中?
內羅畢站調度指揮中心副主任王永昌:對,你看上面打有施工標志。設置好了后,就不允許接發列車了,類似于線路封閉狀態。
蒙內鐵路即將正式通車試運營。屆時,相信這座凝聚著中國智慧的車站將給肯尼亞乘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旅客發送量累計超1億人次
- 5-6· 長三角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5月3日預計發送旅客390萬人次
- 5-6· “書香鐵路”現象觀察:當交通樞紐變身全民閱讀新場景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