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包裹數將日超億件 智慧物流短板正是最大的機會
“智慧物流是世界物流業必由之路,是行業發展新的價值體現。”按照菜鳥網絡CTO王文彬預測,2017年整個中國流轉的包裹數每天可能會超過一億件。巨大的需求量促使智慧物流加速中國物流升級。
不過,阿里研究院副院長楊健卻坦言,雖然目前國內的物流業務數據化工作相對比較完善,對比國際市場,仍存在一定問題。
具體來看,第一,跨境物流業務的數據化程度偏低;第二,末端協同方面的發展和提升空間非常大;第三,新型商業和云計算的基礎設施,數據化程度相對比較低。
對此,菜鳥網絡CTO王文彬回應稱,“行業現在的短板正是最大的機會,共享協同將是出路。”
智慧物流發展迅速
2016年是我國智慧物流發展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年。去年7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智慧物流已成為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行軍。特別是電商物流的迅猛發展,不斷刷新物流業的歷史紀錄,解決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的物流難題,催生出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和業態,智慧物流從此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王德榮表示,隨著電商、快遞物流的快速發展,物流的碎片化、中心化特征明顯,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2016年全年,其電商交易額已經超過了沃爾馬,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交易平臺。而智慧物流也成為物流業發展的新動能,催生中各種新模式和新業態,智慧物流也從此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對提質增效,它的成效更加顯著。
為此,3月27日,交通部科學研究院、菜鳥網絡與阿里研究院聯合推出了《2017中國智慧物流大數據發展報告》,上述報告中的智慧物流指數填補了行業空白,讓行業的數據化和智能化水平有了量化評價體系。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表示,報告描繪了中國智慧物流全景藍圖,點明了中國電子商務與智慧物流發展趨勢。
菜鳥網絡CTO王文彬指出,隨著智能科技與大數據的結合,智慧物流會加速中國物流升級。背后最大原因,還是需求量,“我們預測今年整個中國流轉的包裹數每天可能會超過一億件,在這背后,智慧物流、大數據將是非常重要的關健詞。”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繼2014年、2015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先后突破100億件和200億件后,2016年再上新臺階,超過300億件。全年快遞企業業務量達312.8億件,同比增長51.4%;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974.4億元,同比增長43.5%。
行業短板是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國智慧物流發展迅速,但仍存在行業短板。
根據報告顯示,2016年智慧物流全年指數均值為40.9,尚處于快速安裝階段。其中,物流業務數據化程度相對較好,但跨境物流詳情數據完備率指數僅為13.5;數據基礎設施還處于起步階段,指數值為18.8;物流協同化處于高速發展中期,基礎協同相對成熟,2016年12月末端協同率僅為9.4。
這意味著,智慧物流面臨的瓶頸包括跨境數據鏈路銜接不足、末端智能程度有待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挑戰。
對此,王文彬回應稱,“目前行業的瓶頸和短板正是最大的機會。”以末端為例,快遞末端網點的重復建設客觀上造成了資源浪費、效率低下、過度競爭以及交通擁堵等問題。跨境則涉及多方面,數據獲取難度較大,“因此,共享協作才是行業出路。”王文彬同時表示,作為大數據技術公司和智慧物流平臺,菜鳥網絡一直引領和推動行業進步,成為物流業基礎設施。實踐中,通過大數據產品賦能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超過3000家。圍繞降本增效,開放共享、協同、智能、綠色等理念已成為行業共識。
具體來看,阿里研究院副院長楊健認為,連接物流要素,通過數據賦能供應鏈,加強國際數據連接,末端賦能升級是下一步發展趨勢。
- 3-24· 今年開年以來全國鐵路建設有序推進
- 3-17· 今年海南將新建6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 3-17· 我國最大的新疆耐鹽堿微生物資源庫創建
- 2-17· 今年全國鐵路建設有序推進取得良好開局
- 2-3· 智慧港口春節繁忙“不打烊”
- 1-27· 今年將開展第11批國家藥品集采和第6批耗材集采
- 1-20· 今年春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創新高
- 12-30· 今年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預計首超40億噸
- 12-12· 河南今年“化債”限額已全部發行完畢
- 12-3· 大盛智慧供應鏈:一站式進口解決方案,滿足電子元器件行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