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全國高校快遞報告發布!高?爝f解決7萬人就業
“高校人均網購額1100元。”
“高校包裹數占全國總量的6%。”
“全國高校快遞帶動了7萬個直接就業機會。”
……
這樣的一系列重要參考數據來自于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
10月17日,2016年大學校園快遞服務創新與規范管理交流研討會在廣東珠海召開。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校園快遞工作委員會、菜鳥網絡、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上述報告。
除了一系列干貨數據,報告還排出了各城市高校包裹量排行榜,并對目前高?爝f現狀、遭遇的困境和解決模式,以及未來全國高校快遞發展趨勢進行了剖析。
第一物流全媒體·現代物流報(微信:cn156news)記者在現場進行了深入了解,為業內小伙伴們帶來前線資料。
高校剁手黨對快遞業貢獻巨大
未來總增量可期
① 大學生網購率高,預示未來快遞增長。“據統計,淘寶用戶中,24歲以下的用戶占總量的30%。”菜鳥網絡CTO王文彬在現場介紹。
同時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2000多所高校人均網購額為1100元,211高校的人均網購額為1500元,985高校人均1650元。”
首份全國高?爝f報告發布!高?爝f解決7萬人就業
菜鳥網絡CTO王文彬
“年輕人是數字消費的引領者,以過往雙11為例,約50%以上的消費者年齡在30以下,其中18-25歲的年輕人占25%左右。”
這樣的一個數據也直接說明了,年輕人群在電商以及快遞行業中的重要地位,因為這代表著未來電商的持續生命力跟快遞業務量的繁榮興盛。
② 高校快遞帶動7萬人直接就業。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據阿里研究院專家唐古介紹,在去年——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206億中,高?爝f數量超過7.2億,占整體的6%;同時創造的206萬就業中,有7萬人是高?爝f直接帶動的。
季節性、地域性特征明顯
北京武漢廣州是快件量巔峰區
同時,唐古介紹,高?爝f領域表現出三大明顯特征值得行業關注:季節性、地域性跟快遞集中度明顯。
首份全國高校快遞報告發布!高?爝f解決7萬人就業
阿里研究院專家唐古
① 首先是季節性方面。高?爝f物流業務量與社會快遞的季節屬性完全不同。即使根據對比圖表可以發現,2月份左右都是低谷,但理由不同:社會物流是因為春節;高校物流是因為寒假。
首份全國高校快遞報告發布!高?爝f解決7萬人就業
這就說明高?爝f物流受寒暑假的影響特別大,每年的1-2月份、7-8月份都會出現一個低谷,而11月份受“雙十一”影響會出現一個高峰。
② 其次是地域性。高校區域快遞物流規模與全國區域物流分布幾乎完全不同。如果說全國的區域物流分布與各地電商發展水平一致,那么高校快遞物流規模就與各地高校數量排行一致。
對比來看:高?爝f業務量前五的城市:北京、武漢、廣州、南京和鄭州;全國高校數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北京(87所)、武漢(69所)、廣州(58所)、南京市(55所)、天津市(52所),幾乎一致。
首份全國高?爝f報告發布!高?爝f解決7萬人就業
③ 最后是電商快遞集中度明顯。據報告顯示,高校電商物流以快遞占據絕對主導,通達系快遞占據了81%的市場份額,甚至高于社會平均75%的總份額。
“可見校園內部電商物流集中度更高,這與大型快遞公司的網點拓展規模力度有關,也與這些企業長期重視,關注校園市場緊密相關。”
臟亂差等舊問題漸去
定位偏差等新問題接踵而來
① 老問題臟亂差環境無序,漸成老皇歷。學生說:“上課時接到快遞電話,老師不滿,我們也很無奈。”
校方說:“各種社會人員進出校園,帶來了不安全因素。”
露天快遞、促銷季的排隊長龍……這些校園快遞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老大難。但隨著“快遞超市”、“驛站”“智能自提柜”等各類新模式的興起,雖然還有地域差異,但臟亂差等無序問題在漸漸變成老皇歷。
但伴隨新模式而來的新問題也不斷產生。其中比較集中的兩大問題是站點性質問題和運營問題。
首份全國高?爝f報告發布!高?爝f解決7萬人就業
活動現場
② 新問題出現一:站點性質存爭議。校園快遞站點的定性到底是經營性質的還是公益性質的還存在爭議。學校在對校園快遞末端服務進行招標的過程中,確定標的價格、經營方式等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定性前提。
唐古對此建議在校方定位上公益化、業務市場化。他認為更應該傾向于公益性質才能做好這件事。這與報告的建議相符合,“強化其公益屬性,將‘校園快遞站’作為學校為師生提供后勤服務的公共產品,成為學;A設施的一部分。”
③ 新問題出現二:運營無標準盈利難。在運營問題上,涉及三方面的困境:快遞站點的選址及空間布局沒有參考標準;校園快遞站點由第三方運營,經營利潤微薄甚至虧損,持續經營面臨挑戰;市場準入機制、服務標準、安全責任界定、安全隱患防范等缺失。
對此,報告提出建議:由政府主管部門制定規范校園快遞末端管理的綜合性扶持政策,打造政府主導下的校園快遞“末端集中統一”的共同配送體系。
菜鳥校園驛站成優秀樣板
將投千萬推校園綠動計劃
在報告中,菜鳥的校園驛站成為了物流數據平臺模式的優秀樣板。
① 菜鳥校園驛站核心是基礎設施、規則。菜鳥校園驛站的突出表現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跟規則方面。
一方面,菜鳥驛站輸出一套數據、實體和服務標準,促成了主體之間的大規模協作,打通消費、物流、末端,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菜鳥驛站的規則制定、技術支撐,提高了消費者的隱私安全,也為數據安全提供了保障。
② 覆蓋1500所高校,服務2000萬師生。據王文彬現場介紹,發展至今日的菜鳥校園驛站,已經覆蓋全國1500余所高校,和校方、學生團隊、第三方公共快遞服務方等共建2000多個站點,全年服務2000多萬師生用戶,并提供了10萬余個勤工助學機會。
③ 推千校綠動計劃,回收千萬紙箱。此外,在會上,他還宣布,菜鳥校園驛站將推千校綠動計劃。未來三年聯合1000所高校開展紙盒回收活動,舉辦1000場環保活動路演宣傳,提供1000萬元綠動品牌裝修支持,目標完成1000萬個包裹紙箱回收使用。
校園快遞三大趨勢明顯
多方協作供應鏈系統是終極形態
“未來,校園快遞將會出現3大發展態勢。”唐古在現場做出了這樣的預判。
① 首先是物流靜態化與市場細分化。物流靜態化是指未來高校自提方式會成為主流,擴大規模效益,市場由動轉靜。市場細分化則意味著快遞服務升級會到來,個性化需求跟高端服務會被激發。
② 其次是校方定位公益化與業務市場化。他認為,因為國家財政支持和學生付學雜費的關系,高校應該提供物流相關配套服務,但不應該成為利益相關方。有了這樣的基礎后,他表示快遞的經營活動可以由市場發揮主導作用,學校對經營主體制定事前準入、事中監管、事后追責的管理體系。
③ 最后則是校園物流體系生態化大趨勢。唐古表示,未來校園物流會以消費者為中心,校方、平臺、企業,多方權責關系經歷一個調整期后形成多方協作供應鏈系統。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8· 全國首趟中老跨境區塊鏈貿易班列從成都雙流發車
- 11-28· 全國首條!“海上高鐵”未來可期
- 10-27· 全國首趟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在西安發車
- 10-13· 全國鐵路實行第四季度運行圖
- 10-13· 全國鐵路10月11日起實行第四季度運行圖
- 8-4· 七月全國鐵路客運回暖向好 貨運持續高位運行
- 8-4· 7月份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24億人次、貨物4.1億噸
- 8-4· 7月份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24億人次 貨物4.1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