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數字監管”讓跨境貿易更便利
海關關員打開電腦,登錄作業系統,只需輕點鼠標,東芝泰格信息系統(深圳)有限公司企業生產管理系統(ERP系統)中與海關監管相關的數據,便通過網絡傳回了海關,系統自動完成了數據的抓取、傳輸、物料清單轉換等工作。
這是深圳海關開展“智慧海關”建設提升監管效能的一個日常工作場景。從人工核算,到電子比對,深圳海關所屬同樂海關的關員通過“互聯網+稽核查”作業模式,盤庫核查周期由幾個工作日縮短為幾分鐘,大幅提升了海關監管效率。
近年來,我國外貿企業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引入現代化ERP系統,企業希望海關在更多場景開展數字化、智慧化監管,更好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此外,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也迫切需要海關快速應對,推進順勢監管、智慧監管,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海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深圳海關提出對接企業ERP系統,把企業ERP系統中集成的生產經營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管理流等全鏈條數據資源匯入海關大數據池,通過構建智能化分析模型加以綜合利用,以此積極響應企業創新發展訴求、實現精準監管。
截至目前,深圳海關已實現對接企業143家,覆蓋關區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和保稅物流主要龍頭企業,2022年已對接企業進出口總值達1.7萬億人民幣,占深圳關區當年進出口總值42.5%,監管效能大幅提升。
“早年間,海關稽查通常需要多人、多次往返海關,盤庫耗時也較長,后來,我們采納了海關的建議,使用ERP系統讓傳統的實地稽查變成可以遠程開展的‘無介入’式稽查,為企業節省了大筆的開支,切身感受到了海關改革的紅利!”東芝泰格信息系統(深圳)有限公司關務經理景正偉稱,受益于這一模式,企業無需停工盤點,整個稽查過程不會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任何影響。
據悉,海關通過直接對接企業ERP系統,實時抓取貨物進出庫原始數據,可以建立智能監控分析模型,輔助完成審核監管,為企業合規管理提供智能化的幫手。結合“互聯網+稽核查”作業模式,有效減少了海關稽查過程中企業的重復性作業,平均減少企業配合取證時間80%以上,實現了“多手段、少手續”的隱形監管和“低干預、高效能”的精準監管,為企業節省了大量人力和成本。
下一步,深圳海關將堅持總署推進智慧海關建設的方向,將對接企業ERP系統納入智慧海關建設的基礎支撐,進一步拓展對接企業ERP系統輔助監管的應用范圍,持續創新具體應用,探索更多實用、管用、好用的智能化輔助監管工具,充分釋放海關信用管理紅利,激發企業活力,為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貢獻基層力量。
- 3-31· 數字化轉型“做什么”“怎么做”?首個國家標準明確了
- 3-31· 數字產業去年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
- 3-17· 深圳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升至231萬元
- 3-17· 深圳出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 3-10· 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 3-10· 新一輪數字基礎設施布局開啟
- 3-10· 筑牢數字基石 共建交通運輸行業數字化轉型之路——高德地圖順利通過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驗收工作
- 3-10·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總量超450萬家
- 12-30· 數字化驅動跨境電商增長,科捷賦能全球化新機遇
- 12-2· 山西:數字賦能醫療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