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項“灣區標準”
來源:不詳 時間:2023-4-27 10:4
在24日深圳舉行的“灣區標準”公布儀式上,粵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項“灣區標準”,這些標準以粵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點民生領域為切入點,涵蓋食品、粵菜、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25個領域。
會上,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三方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的合作備忘錄》,粵港澳大灣區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www.gdsrc.org.cn)以及“灣區標準”標識也同步上線。
110項標準主要有三方面特點:一是每一項標準都源于灣區共同發展需求,由粵港澳三地技術實力較強、影響力較大的社會團體、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研制,具有科學性和適用性;二是匯聚粵港澳各方智慧,“灣區標準”清單中58項標準是由港澳相關單位牽頭或共同牽頭編制,相關牽頭單位包括香港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市政署、澳門科技大學等多家單位;三是彰顯一流標準水平,“灣區標準”是高質量標準的典范,納入“灣區標準”的技術管理程序嚴謹。
標準制定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邀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等4家國家級標準化研究機構,聯同粵港澳三地專家,經過嚴格的技術審查形成標準初稿,由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通報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共同確定。
本次簽署的《關于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的合作備忘錄》主要圍繞推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指南(試行)》實施,提升大灣區標準化支撐能力,打造標準品牌,擴大灣區標準的影響力等,以推動制定、實施和推廣三地通行的“灣區標準”為載體,促進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 11-7·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機構攜手 打造中藥質量檢測認證高地
- 10-24· 京津冀三地“通抵通貸” 組團便民利企
- 9-5· 粵港澳大灣區首開物流總包式全程班列
- 8-19·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變速抽蓄工程進入機電安裝階段
- 7-4· 港澳進境免稅額提高首日觀察
- 7-1· 港澳各界:免稅額度調整為港澳文旅經濟注入新動力
- 5-30· 內地赴港澳個人游擴容首日 香港積極采取措施迎接游客
- 5-27· 粵港澳大灣區最長城際貫通 提速一小時生活圈
- 5-3· 京津冀三地共育“六鏈”已見成效
- 4-29· 京津冀三地將攜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發展
圖文資訊
近期熱點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