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賽程近半,看自貿區寧波片區緊迫感
記者 單玉紫楓
6月13日,浙江自貿區舉行了2022年首批制度創新案例評選,寧波片區滿心期待新一輪的“收成”。
截至目前,寧波片區的油品儲備能力、煉油能力、液化天然氣接受規模、集裝箱泊位長度、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等5項特色型指標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搶時間、抓進度,不經意間,這座城市的自貿實踐已經站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也意味著一種新的挑戰。對寧波而言,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打好手中的“自貿牌”,是城市競爭力得以鞏固、提升的前提。而在當下,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也令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2022賽程近半。顯然,作為寧波最開放的區域,自貿區寧波片區需要明確目標、突出特色,持續夯實當下的發展基礎,更需要在新的臺階上,實現“從高到更高”的躍升。
6組總動員,緊迫藏在問題里
6月10日,經過一上午的密集調研,市政府在北侖召開寧波片區專題工作會議。市自貿辦、寧波片區管委會、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寧波海關、市交通運輸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以及聯動創新區所在地的鎮海區政府、前灣新區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負責人悉數到場。
大會背景亦不言自明:自貿區建設工作正加速進入“快車道”,制度賦能和產業創新已開啟“新局面”,接下來必須對今年寧波片區重點工作任務進行再部署、再推進、再落實,力爭以寧波片區建設發展為突破口,深入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壯大當前經濟新增長點。
結合寧波片區“一樞紐、三中心、一示范區”的五大功能定位,片區建設領導小組下設6個專業工作組,分別為油氣產業發展工作組、新型國際貿易工作組、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工作組、智能制造和數字經濟發展工作組、新材料科創工作組及金融財政要素保障工作組。
三個月前的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彭佳學曾要求寧波片區主動對標國際經貿規則,加快打造油氣全產業鏈,放大“數字自貿區”特色優勢,形成一批首創性、標志性制度創新成果。
“如今片區各方面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特別是面對復雜嚴峻的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作為我市最高能級的對外開放平臺,寧波片區在穩定全市外貿外資基本盤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后的任務,就是在已經鋪開的畫卷上繼續寫深寫實,為寧波的開放型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專家表示。
要求一以貫之,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對照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對比國內先進自貿區,寧波片區還有很多不足和差距。
緊迫感就藏在當下的三個問題里:如何提升項目招引支撐?如何持續深化攻堅,加快改革突破步伐?6大專業工作組如何形成協同聯動合力?
102項權限下放,片區里面聽共振
對寧波來說,自貿片區的建設絕不是一時一地的風景。這個裂變起步于46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卻不止于46平方公里的夢想。寧波要做的就是在“一樞紐、三中心、一示范區”這張自貿五線譜上,譜寫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全新樂章。
今年1月1日,市政府正式將102項市級權限下放到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人們捕捉到了一種特殊的訊號——
這是寧波歷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市級權限下放,涉及11個職能部門,明確圍繞一個專門主題來進行部署:賦予寧波片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提升寧波片區核心競爭力,成為寧波下一步的關鍵命題。
而在更大范圍內,寧波片區進一步推動自貿“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所引發的改革帶動作用,就像看不見的引力波,在各項工作中激蕩開去。
以一季度數據為例,寧波片區所在北侖區外貿進出口額1018億元,同比增長11.6%,占比超全市的1/3;實際利用外資5.69億美元,增長149.6%,占全市近四成。
特別是今年年初,經人行市中心支行等單位努力,寧波片區順利落地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這項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極大地為寧波片區高水平開放加分賦能。截至3月末,共有170家企業辦理10類共9061筆試點業務,合計金額27.4億美元,試點業務量在全國4個試點地區中排名第一。
更大范圍的專業創新,也在同步鋪開: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與北交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支持力度;
寧波海事局開展的外籍船舶“港口國監督遠程復查”和海事“一船多證一次通辦”兩項創新機制入選全省最佳制度創新案例,港口國監督遠程檢查機制上升為國際海事標準,在亞太地區21個成員國和地區實施;
日前,由寧波參與編制的全國首個跨境電商海外倉標準《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運營與管理服務規范》團體標準正式實施,為各地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制度支撐;
6月10日,寧波港域最大礦石中轉碼頭——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中宅礦石碼頭二期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進一步提高了寧波舟山港深水岸線利用效率,為長三角及長江沿線地區鋼鐵產業發展提供更為便利的鐵礦石物流通道,也將為寧波片區打造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增添“硬核”力量……
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有什么樣的工作結果。敢闖敢試,敢啃硬骨頭,時刻保持緊迫感,是寧波片區的特質,也是寧波這座城市的精氣神。
不負努力,剩下的留給時間
3年前,前置倉對寧波人來說,還是一個新生事物,FBA、配套物流倉儲等概念,更是陌生。
3年后的今天,前置倉已在寧波片區家喻戶曉,以亞集物流為例,其在寧波梅山綜合保稅區內使用6.7萬平方米倉庫,承接亞馬遜線下物流業務,是中國賣家向全球出口銷售的中心發貨倉。自落戶以來,亞集物流前置倉以每年130%至170%的速度在增長。今年1月至5月,亞集物流貿易額達1.6億美元,而去年同期不過7000萬美元。仿佛一夜春風,便引來百花競開,這就是改革的力量。
在梅山平行車進口平臺,自貿改革的成效也許是門前成片的進口車。借助國家級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口岸優勢,以及梅山“一帶一路”港航物流節點優勢,今年前5個月,中信港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完成汽車銷售3840臺,同比增長173%,營業收入16.1億元,同比增長930%。
在百地年地下洞庫,自貿改革的成效也許是不斷開挖的深度。項目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準備投資109億元,屆時四期完成后,寧波基地的丙烯產能將達232萬噸,聚丙烯產能在200萬噸以上,躍升為全國最大的基地。
數據,彰顯變化的魅力。而對當下的追問,往往更能映射未來。
寧波提出,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集成改革,各方面改革的銜接配套,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系統觀念在改革領域的具體運用。針對開篇的三問,縱橫兩個維度的寬闊視野,既要牽頭抓總部門市自貿辦進一步發揮頂層設計、統籌協調、考核監督作用,又需要強化主體責任,由管委會對標對表國家、省市方案及年度工作要點,切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與此同時,各級各部門充分梳理既有的要素資源、政策資源,著重在集成、協同上發力,通過打通并做長發展“鏈條”,暢通經濟循環乃至經濟社會大循環,提升發展的質量和能級。
目前,全國已經設立21個自貿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寧波片區要脫穎而出、走在前列,考慮的并不僅有自身短長,更深層的追問是:作為一線開放大市和全國制造業重鎮,如何以更進一步的“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使寧波片區成為對全省、全國有重大貢獻的發展高地、開放高地?
對46平方公里核心區的期望,其實就是對聯動創新區的期望,也是對寧波的期望——這座城市就是要面向全國、面向未來,同最強者比拼、與最優者同行。
- 3-24· 2025年京津冀首趟銀發旅游列車啟程
- 3-3· 90.2億人次! 2025年春運“跑”出新紀錄
- 3-3· 2025年鐵路春運累計發送旅客5.13億人次 貨物4.15億噸
- 3-3·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 2-24· 2025年穩外資工作怎么干?四部門回應關切
- 2-24· 2024年中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1937億件
- 2-17· 2025年1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 同比增長3.7%
- 2-10· 2025年春運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3億人次
- 2-3· 山西:2024年度省級中小企業園名單出爐
- 2-3· 2024年,山西交出亮眼“創新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