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撫示范區:建設制度創新高地 打造數字遼寧樣板
高 磊 本報記者 董翰博
核心提示
從2018年啟動創建至今的近五年間,對于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三年上臺階、五年大變樣、十年增長極”的目標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跨度。五年來,沈撫示范區牢牢把握功能定位,努力建設制度創新高地,奮力打造數字遼寧“樣板間”。
產業項目投資額逐年遞增,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向好向優,百姓福祉持續提升……沈撫示范區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成果不斷顯現,發展預期持續向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景象層出不窮,奮力推進振興取得新突破的宏大場景徐徐展開。
改革為犁 注重制度創新
從沈陽東三環到撫順沈通線,16公里,這是沈撫大道東西方向的距離,也是近年來當地居民眼里周邊環境變化最大的交通干線。
“五年前,這里只是沈陽、撫順邊緣的方寸之地,人煙稀少、略顯荒涼;五年后,這里已成為一片人氣聚集的投資熱土,交通便利、廠房林立。”看著如今車水馬龍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家住沈撫示范區汪家街道的曲振寬老人對當地近年來的改革發展成果切身可感。
贊嘆來自對比,變化源于實干。沈撫示范區牢牢把握功能定位,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聚焦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努力建設制度創新高地,奮力打造數字遼寧“樣板間”,力爭在全省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一組數據映射出沈撫示范區蓬勃發展的向好態勢。
2018年至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31.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8.4%,稅收收入年均增長27.3%,多項重要經濟指標實現高速增長。
憑借迅猛的發展、無限的潛力,沈撫示范區這個面積不足300平方公里,崛起于沈陽、撫順兩市交界地帶的“后起之秀”逐漸吸引全國關注,影響力、吸引力、知名度不斷提升。
回望方知行漸遠。
2018年,國務院批復同意《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為沈撫示范區按下了推進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啟動鍵,推開了一扇嶄新的轉型升級之門。
“建設起步之時,歷史和現實問題交織,難度可想而知。除了改革,別無選擇。”沈撫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董峰說。
沈撫示范區將改革作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原動力,始終堅持向改革要空間、要活力,著力推進區域協同一體化,探索跨行政區劃的區域管理模式,與沈陽、撫順融合聯動一體化發展,并注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目前當地已在多個工作領域初步探索形成了50項具有示范區特色的制度創新成果。
改革創新,核心在于人。沈撫示范區聚力攻堅體制機制障礙,立足激發個體活力,將用人制度改革作為深化系列改革創新的前提,實行全員公平、公開、透明競聘上崗,輔以績效考核、按績取酬、獎優罰劣的強化激勵分配方式,強化全過程的效能監察,逐步提升隊伍適配示范區所需的工作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用人制度改革帶來的是干部隊伍的活力激增、干勁十足。
破發展之羈,謀奮進之局。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沈撫示范區,改革強音振奮人心,創新活力撲面而來。
發展為要 優化營商環境
一次在沈撫示范區的辦企體驗,讓張偉收獲了多重驚喜。
在當地政務服務中心,他僅用20分鐘就拿到了營業執照。隨后,沈撫示范區多個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相繼為張偉提供解讀優惠政策、租賃辦公場地等服務。“很多企業關注的重點,工作人員都想在了我們前面。”張偉感慨。
張偉之贊,折射沈撫示范區環境之優。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土”沃、“氧”足,經濟方能充滿活力,主體才能體格健碩。近年來,營商環境建設如何,沈撫示范區選擇用清單列述、用數據說話、用市場主體回答。
看清單。沈撫示范區出臺《示范區全面提升營商環境具體行動方案》100項舉措,分門別類“拉清單”,主動對照國際一流標準,深化營商環境相關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聚焦企業辦事中的“急難愁盼”,逐條梳理出能落地、有實效的創新舉措,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
看數據。在沈撫示范區,完成開辦企業涉及的全流程7個環節,從1天壓縮到4.5小時、3小時再到目前2小時內完成;涉企的7類變更登記與14種許可、67項中高頻變更業務實現“多項變更,一次辦結”,市場主體申請材料減少62.06%,審批時限較法定時限減少93%;自2018年以來,示范區新注冊市場主體數量年增速為212.9%、90.5%、55.9%、19.07%;截至2022年3月,全區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2714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5.05%。日前,沈撫示范區企業開辦改革案例在遼寧省首屆制度性創新成果評選中獲得鼓勵獎,并已開始在全省推廣。
看市場主體。沈陽藍軟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云鵬是與沈撫示范區一道成長的青年創業者。對于沈撫示范區營商環境的變化,他感觸頗深:“這些年走南闖北后,我最終選擇扎根沈撫示范區,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個人生活,當地的‘硬設施’和‘軟環境’都是我心儀之選,這里是我的創業‘福地’。”
項目為王 聚焦數字經濟
今年以來,一批批“新字號”項目正在沈撫示范區加速布局。
當地全力打造的沈撫數字經濟產業園,已經簽約引進120個數字經濟產業項目。簽約產業園的南京中高知識產權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宇博說,沈撫示范區有針對性地在企業與各類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之間進行“撮合”,并且成立專班服務企業、項目,為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打造了良好生態,這些舉措堅定了他們在此深耕的信心。
2021年,沈撫示范區為更好服務和融入“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大局,錨定數字經濟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產業集群,圍繞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細分產業方向設立了6個數字經濟產業園,總建筑面積達35萬平方米。
如今,產業園建設已滿一年。“滿員了。”成為沈撫數字經濟產業園A園負責人張曉光最近接待客戶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據張曉光介紹,A園依托功能完備的中聯智鼎大廈樓體進行規劃建設,目前已有西門子中國、京東、中軟國際、阿里云、北京網庫、藍卡健康、藍軟醫療等20余家企業入駐,率先實現滿負荷運行。眼下,二期項目遼寧數字經濟創新谷已啟動建設。現在,每次與客戶洽談到最后,張曉光都不忘提醒一句,“用不了多久,我們二期項目也要開園了,歡迎再來。”
“新字號”項目加快落地,新產業集群加速形成,離不開前期招引儲備的不懈努力。示范區以融入“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為核心,堅持著眼國際科技發展新前沿、國家重點支持鼓勵發展的產業方向,將數字經濟、信息技術應用及裝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和氫能、現代服務業六大主導產業作為主攻方向進行產業規劃布局,加速構建富有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體系,針對每個主導產業、每條產業鏈制作產業圖譜,開展定向精準招商,撮合牽線“引商”,把抓產業、上項目、擴投入作為改革創新的“硬支撐”,先后吸引集聚了一批超百億的重大項目落地,項目建設呈現出爆發態勢。
“今年初,我們打破重組了多個與經濟有關的職能部門,黨工委班子成員‘掛帥’任招商分部部長,構建‘大招商’運行機制和‘全員招商’管理模式,并繼續深化‘招服一體’的項目落地推進機制,這套精準招商組合拳為遼寧招商提供了可推廣樣本。”沈撫示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投資者紛至沓來、安營扎寨,現在企業用地都開始緊張了。
數十場招商推介、十幾次集中開工儀式,110多項在建工程,800多萬平方米施工面積,塔吊由最初的三十幾座增加到現在的300多座……這些數字,宛若音符,奏響見證沈撫示范區建設發展的“奮進曲”。
深植“新理念”之種,經過近五年的精心呵護、澆水施肥、修枝剪葉,如今,沈撫示范區六大主導產業迎來“碩果滿枝”:近五年累計簽約項目376個,協議投資額達3580.42億元。
民生為本 著力城市更新
時隔五年,田芳靜再次來到沈撫示范區,這次她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留在這里,置業創業。
五年前,在沈撫示范區剛創建時開展的一次招商活動上,田芳靜跟隨企業考察團從南方到這里參觀考察,那次活動讓她印象深刻。可是在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政策、產業方面的獨特優勢卻最終敗給了她對當地環境和配套設施等方面的擔憂。返程時,她和示范區定下了一個“五年之約”——“五年后,我還會再來。”
這次一來,便不再走。“如今的沈撫示范區,無論是發展機遇還是人文氛圍,無論是生活配套還是居住環境,都是我首選的安家地,營商環境更不用說,所以干脆就帶著項目過來了。”再次來到示范區,田芳靜不斷表達著驚喜。
田芳靜這一次的抉擇,背后是對當地生態環境和生活感受的綜合性考量。人居環境有效優化、保障工程持續推進、公共服務不斷提升,近年來,沈撫示范區用實際行動在提高生態宜居度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沈撫示范區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企。近五年,示范區累計實施城建項目592項,總投資額達110.23億元,用實實在在的投入打造一項項“幸福工程”。
涵養綠色的自然生態。人民文化公園、汪南鄰里公園、渾河左岸公園等一批公園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堅持為發展留白、留璞、增綠,實施三年種綠補綠計劃,新增綠化面積88.75萬平方米,綠化率由11.45%提升至16.4%,實現“推窗見綠”“移步換景”。
建設宜居的社會生態。沈撫示范區敬老院、拉古中心幼兒園一“老”一“小”同時開工,東北育才、遼寧省實驗學校等9所優質學校扎堆入駐;啟動深井子街道標準件二廠、鏈條廠職工宿舍和汪家街道等11個村屯的棚改工作,去年已安置回遷居民近2000戶;投資近億元改造老舊小區30余個近70萬平方米,惠及上萬戶居民;沈白客專高鐵沈撫示范區站工程闊步推進,沈陽地鐵9號線二期工程加速實施,全國首條連接兩個城市的有軌電車正式通車運營。
完善基礎設施功能。沈撫示范區新增在建市政道路63.6公里,去年啟動建設23公里路網中,有16條次干線和支線道路相繼通車,通車里程達13公里;總長1340米的8座車行橋跨水“架梯”,部分橋梁已投入運行;疏通地下“毛細血管”,污排、雨排、供水等管網建設同步實施。
在沈撫示范區,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正不斷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為生活“加溫”,一座產業集聚、產城融合、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區已初見端倪。
五年,是節點,也是起點。展望新征程,拿出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揮灑汗水、努力奮斗,沈撫示范區這只“鳳鳥”,一定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 10-7· 示范性公益性油茶產業重點項目可獲資金支持
- 5-29· 長三角示范區發布全國首個跨省域國土空間詳細規劃
- 9-1· 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到發中歐班列創新高
- 6-13· 上合示范區:開放合作的“國際范”
- 1-4· 長三角示范區創新經驗再次向全國復制推廣
- 12-16· 國家郵政局:關于“中國快遞示范城市”評選結果的公示
- 11-25· 商務部增補“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公示
- 9-12· 好運聯聯打造“無車承運人”總部經濟試點示范區
- 9-11· 好運聯聯打造“無車承運人”總部經濟試點示范區
- 9-10· 好運聯聯打造“無車承運人”總部經濟試點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