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位到崗位,他用青春寫忠誠
迎著朝陽、踢著正步,2019年,剛滿19歲的張鑫宇被挑選為國慶70周年儀仗兵,英姿颯爽地踢著正步,天安門廣場上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2022年,時隔三年,他從戰位到崗位,從國旗班到鐵路列車,雖然身份發生了變化,但面對國旗許下的錚錚誓言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卻一直延續……
從“一切為了人民”到“人民鐵路為人民”,張鑫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每次出乘,張鑫宇一進車廂的三件事就是檢查車廂定型,保證窗簾、坐席套有棱有角;檢查開水爐、衛生間等設備設施保證正常使用;借助終端機查看是否有重點旅客即將上車,保證做好服務。他將一切工作都做的認真仔細,盡己所能為旅客創造著滿意、舒適的乘車環境。一次出乘時,張鑫宇負責的車廂迎來了一位腿部殘疾的聾啞人,為了能夠更好的與這位旅客進行溝通方便照顧,張鑫宇專門找來了紙和筆,為旅客畫出了車廂示意圖,衛生間在哪里、垃圾桶在哪里、乘務室在哪里他都一一進行標注,將在部隊訓練中的精心和仔細搬到了旅客服務中,為確保這位旅客乘車安全列出了條目式的注意事項,并在最后備注上了一句“哥,有事找我,哪里需要幫助您就在紙上‘點’哪里”。這份來自“99后”的溫暖關懷雖然沒有女乘務員那樣無微不至,但卻用一筆一劃為旅客送去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從人民至上到旅客至上,張鑫宇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安全放在心坎上。每次車門口立崗,張鑫宇不僅做好了旅客幫扶工作,還將在部隊練就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基本功充分發揮在確保旅客乘降安全的工作上。前幾天T254次列車衡陽站停站期間,有位準備上車的旅客將小包掉在了列車連接處的縫隙里,由于衡陽站是低站臺,旅客并沒有第一時間聯系周圍的鐵路工作人員,而是蹲下身子準備自己去撿,而就在她正要彎腰的時候,正在驗票的張鑫宇發現了端倪,立刻大喊一聲阻止旅客,并一個箭步沖上去把旅客拉回到安全區域,聽到張鑫宇的喊聲,列車長和站臺值班員也及時趕來,按照規定處置流程將旅客的小包撿了上來,并為旅客講明了危險性。明白了其中原由的旅客連忙向張鑫宇表示感謝,“多虧您的果斷阻止才化險為夷,遇到你這樣負責任的乘務員,是我們旅客的福氣”。除了在守護旅客乘降安全上特別用心外,面對車上形形色色的旅客,張鑫宇在疫情防控和行李安放上也尤為謹慎。每次值乘,張鑫宇都特別留心車內旅客的口罩佩戴情況,每隔半小時就要在車廂里轉一轉,在及時提醒旅客帶好口罩的同時將車內門把手、水龍頭、小桌板都做好消毒。整理行李架時,張鑫宇先是把架子上的大包小包按照“大不壓小、重不壓輕、方不壓圓”的規則一一整理好,又將側兜內有沒有水杯、雨傘等易掉落的物品再檢查一遍。“把各處都檢查好,把大家都照顧好,我才安心”終于回到乘務室的張鑫宇如釋重負地說。
從戰位到崗位,張鑫宇說“以前穿軍裝,我代表著國家形象,現在穿路服,我代表著中國鐵路,在新的單位,新的崗位,守護人民群眾出行安全,我愿用青春寫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