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遼寧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破萬億元
近日,遼寧省《先進裝備制造業“十四五” 發展規劃》正式印發,提出到2025年全省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明顯改善,基本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主營業務收入突破萬億元,年均增速達6%以上,高端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占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0%。
裝備制造業是遼寧省三大支柱產業之一,體系完備、門類齊全、底蘊雄厚,在國家產業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科研攻關能力、技術工人儲備優勢顯著,數字化應用場景優勢和數據資源優勢明顯。但目前,仍存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關鍵技術、核心共性技術存在斷點堵點等問題。
針對優勢與短板,我省提出,要堅持以智賦能、以“軟服務”加持“硬裝備”,以推進優勢產業數字賦能為突破口,促進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具體而言,遼寧省將圍繞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優先發展航空裝備、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高檔數控機床、集成電路裝備、能源裝備等五大戰略型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圍繞我省傳統優勢,重點發展重大成套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4個主導型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圍繞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超前培育健康醫療裝備、氫能裝備、冰雪裝備等3個未來型先進裝備制造產業。
在戰略型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領域,遼寧省將積極引導企業深耕創新能力、拓展生產規模、增強本地配套。到2025年,航空裝備產業發展規模實現年產值120億元,通用飛機本地配套率達到70%以上;船舶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00億元,船舶本地化配套率達到50%以上;數控機床行業營業收入達到180億元,本地配套率達55%;集成電路裝備營業收入超過800億元,省內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率不低于25%;能源裝備營業收入達到1250億元,建成國家智能電力裝備產業基地。
在主導型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領域,遼寧省將以工業大數據為手段,推動產品可靠性、成套能力不斷提升。到2025年,遼寧省將突破百萬噸乙烯裝置等重大成套裝備核心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推動數字技術在裝備制造企業的應用,提高企業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推進生產線全流程數字化;支持企業開展“機器換人”“設備換芯” “生產換線”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構建綠色生態鏈,由主要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轉變。
在超前發展未來型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領域,遼寧省布局養老、影像等系列健康醫療裝備產業,優化氫能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冰雪裝備產業,培育具備新發展潛能和經濟支撐的未來型產業集群。力爭到“十四五”末期,將其初步打造為新動能支柱產業。
- 5-6· 宮宇:25年堅守不停歇,讓五一旅途暖意融融
- 3-24· 2025年京津冀首趟銀發旅游列車啟程
- 3-3· 90.2億人次! 2025年春運“跑”出新紀錄
- 3-3· 2025年鐵路春運累計發送旅客5.13億人次 貨物4.15億噸
- 3-3·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 2-24· 2025年穩外資工作怎么干?四部門回應關切
- 2-24· 2024年中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1937億件
- 2-17· 2025年1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 同比增長3.7%
- 2-10· 2025年春運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3億人次
- 2-3· 山西:2024年度省級中小企業園名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