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成平: 優化農村快遞物流市場 一站多能一網多用
833.6億件、300多億件,這分別是2020年郵政快遞業在全國、在農村地區的業務量數據,農村地區業務量占比達36%,農村市場正成為郵政快遞業新的“增長極”。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快遞網點鄉鎮全覆蓋,直投到村比例超過50%。
“不斷下沉的快遞服務網絡,給農村地區帶來了新變化,改善了農村消費環境,促進城鄉流通,繁榮鄉村經濟。”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原安全總監成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農村交通運輸和物流服務網絡建設加快,快遞下鄉工程深入實施,但農村快遞物流服務仍存在進村難、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企業運營環境。
政府兜底 改善末端收派難
“廣大農村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邊遠山區,客戶分散,單次收寄線路長、時間長,有的派送路線長達十幾公里。”成平告訴記者,一些鎮村網點業務量平均每天不足10件,單件收派成本高、效益低,僅靠這些收入企業難以維持長期運營。政府在建立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中公共財政投入不足,尤其是對服務進村入戶的公益性、公用型快遞物流末端設施投入不足,鎮級和村級快遞物流網絡建設更多依靠企業自身投入。
農村快遞服務是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彌補市場失靈。”成平建議,充分發揮政府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中的兜底性作用,因地制宜對場站進行設施改造、技術裝備升級、運輸組織模式創新,對信息化智能化等涉農服務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一網多用 整合農村服務需求
“今天在、明天就干不下去的情況在農村時有發生。”成平發現,農村地區已建成的許多鄉村客運站等公共服務設施不允許從事包括餐飲、快遞物流等經營活動,資源利用率不高,物流基礎設施重復投入。同時,由于缺乏針對農村快遞物流的配套用地、稅收等支持政策,造成市場環境不佳,許多鎮村級網點變動性大。
國家郵政局明確,繼續深入推進快遞進村,力爭到2021年年底,中、西部地區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分別達80%和60%。“在產業基礎差、快遞市場需求動力不足的地區,市場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地方政府絕不能缺位。”成平建議,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加快梳理修訂既有市場準入管理規定,允許場站網點經營企業擴大經營范圍,有效整合農村客貨運輸、電商快遞、餐飲購物等服務需求,實現“一站多能”“一網多用”。同時應對從事農村物流的企業加大稅費減免、貸款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壯大一批從事農村快遞物流的專業化、網絡化經營企業。
- 12-8· 全國首趟中老跨境區塊鏈貿易班列從成都雙流發車
- 11-28· 全國首條!“海上高鐵”未來可期
- 10-27· 全國首趟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在西安發車
- 10-13· 全國鐵路實行第四季度運行圖
- 10-13· 全國鐵路10月11日起實行第四季度運行圖
- 8-4· 七月全國鐵路客運回暖向好 貨運持續高位運行
- 8-4· 7月份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24億人次、貨物4.1億噸
- 8-4· 7月份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24億人次 貨物4.1億噸
- 8-4· 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國家鐵路貨運環比增長3.69%
- 7-28· 上半年全國鐵路投產新線2043.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