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運輸信息透明化“貨運版滴滴打車”即將上線!
眾所周知,2013年一款風生水起的“打車神器”在移動互聯網行業引起軒然大波,并持續顛覆著傳統打車行業的利益格局。到如今,“互聯網+”時代下各行各業也在加速洗牌中,但“貨運版滴滴打車”卻遲遲不肯露面,原因何在?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去年年底發布的《中國采購發展報告》顯示,運輸行業因存在大量空駛、迂回等問題,空載率達40%。201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約為18%,這個數據不僅高于美國、日本、德國等經濟發達國家,跟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金磚國家相比也偏高。
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社會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是物流行業收入水平偏低,行業生態亟待改變。在傳統的貨運物流業中,貨主找不到合適的運貨車輛、物流企業運輸過程不透明、貨運司機“滿載而來、空車而歸”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制約了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如何實現車輛和貨物的完美對接,一直是物流企業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突破這一行業痛點,很多創業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時下流行的互聯網思維,一時間“互聯網+物流”備受追捧。有人將“互聯網+”簡單的理解成互聯網加傳統行業,也有人調侃,“互聯網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對此,嗒嗒配貨負責人表示:“互聯網+”絕不僅僅是“行業+互聯網”,而是借助互聯網這個平臺,對該領域產生顛覆性變革。用互聯網思維重塑物流業、在“互聯網+”中尋找物流業新商機,正是嗒嗒配貨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對于傳統市場上“司機跑上千公里就是來看一塊小黑板”的“落伍”商業模式,嗒嗒配貨負責人陶功友一眼看穿了貨運物流行業的痛點。在他看來:因為貨物的流通與人的出行需求不同,貨物的組織化程度要高得多,并且運價有明顯的方向性、季節性、隨機性。如何實現車貨匹配,必須要考慮現實中普遍存在的運價的矢量性、波動性和隨機性。想要讓車、貨快速成交,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就必須要讓它真正信息化,并且要標準化。
為此,借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嗒嗒配貨解決了貨運物流雙邊信息不對等的行業癥結,幾乎重構了整個干線貨運的行業生態。使貨運業務實現了全程可視化痕跡監控,其痕跡遍布運單發布、接單、運輸、驗收的全過程。毫不夸張的說,“滴滴”“嗒嗒”都是移動互聯網在不同行業必然出現的事物,而這些新生的時代產物,不僅顛覆著傳統商業模式,也推動著中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 4-14· 鐵路貨運拓展半徑,賦能經濟新發展
- 4-14· 鐵路貨運半徑不斷拓寬
- 3-31· 交通運輸部推動公路“一張網”出行服務數字化建設
- 3-31·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指導建設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 3-24· 鐵路貨運量增長詮釋中國經濟的韌性
- 3-20· IQAX eBL集成 CargoWise:助力貨運代理實現數字化升級
- 3-10· 首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交通強國專項試點任務名單公布
- 3-10· 破除“信息孤島” 16個城市開展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
- 3-10· 重慶上線國際貿易數字平臺 精準撮合供需雙方
- 1-20· 運輸時效和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鐵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