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跨境電商成為推動中國外貿增長的新引擎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其中出口增長28.7%,進口增長24.4%。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逆勢而上,均呈現兩位數逆勢增長的態勢,跨境電商正在不斷積聚外貿發展新動能。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專訪時指出,新冠疫情對傳統外貿方式沖擊很大,但跨境電商增速顯著成為穩外貿的主力軍。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跨境電商市場
“中國在全球一般貿易、加工貿易、跨境電商的三大貿易方式中優勢明顯,尤其是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成為推動中國外貿增長的新引擎。”魏建國表示,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主要是一般貿易,上世紀九十年代加工貿易興起,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市場份額各占50%。當前,一般貿易又獲得大力發展,已超過加工貿易。這幾年跨境電商異軍突起,發展增速已超過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尤其在這次疫情出表現突出,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歡迎,中國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跨境電商市場。
跨境電商發展得益于全方位政策支持
上半年對于跨境電商的支持政策密集出臺:3月底海關總署發布政策,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4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6月底,穩外貿座談會提出加快發展跨境電商、鼓勵多元投入建設海外倉;7月份,海關新增跨境電商B2B監管方式開啟試點。
“在發展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基礎上,需要加大對跨境電商的政策、制度、管理和服務創新等多方面的支持,加快推動跨境電商健康有序發展,有助于進一步突破疫情給外貿帶來的不利局面。”魏建國表示,上半年,跨境電商在線成交進出口總值超過6000億元,增長6.7%,明顯高于同期整體進出口增速。跨境電商正在不斷積聚外貿發展新動能。
跨境電商讓“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更暢通
盡管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但打開中國電商平臺,東南亞的香米、榴蓮、咖啡、燕窩等商品從未斷貨。攜手抗疫的同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跨境電商領域始終保持著密切合作。
“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在進出口中占比進一步提升。”魏建國表示,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4.2萬億元人民幣,雖然同比下降0.9%,但比我國外貿整體降幅還是要低了2.3個百分點,占比達到29.5%,比去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
對下半年如何做好“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工作,魏建國建議:一是加大相關國家的網絡設計和應用。網相連之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都可以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二是重視相關國家的網絡購物,特別是年輕人的“海淘”。疫情影響下,海外用戶的消費習慣有了明顯的改變和升級,居家隔離生活的剛需進一步拉動了新型網上服務體系的構建和活躍,也成為了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大展拳腳的最佳時機;三是制定完備的跨境電商法律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四是重視金融支持,除支付寶、微信外,推出更加便利和個性化的支付方式;五是與跨境電商發展相關的物流、和渠道等配套要跟上,如在相關國家進行物流布局,積極參與建設海外倉、物流園區等。
“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是中國經濟未來30年的總路線。”魏建國認為,在這種背景下,跨境電商也需要作出新的戰略考量和戰略布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跨境電商發展,一方面推動相關一些國家順應跨境電商蓬勃崛起的趨勢,跟上后疫情時代新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也讓相關國家享受到中國發展所帶來的成果,實現中國與相關國家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 7-29· 泰老跨境鐵路為區域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6-27· 新疆跨境電商吸引多國青年來霍爾果斯逐夢
- 6-20· 跨境電商促河北產業集群加速出海 圓中小企業出海夢
- 6-20· 跨境電商再迎政策“紅包” 加速助力外貿結構優化
- 6-6· 全國跨境電商主體超12萬家
- 6-4· 緊抓跨境游發展機遇 攜程邀全球1000余家旅行商講好中國故事
- 8-20· 大件跨境一鍵到門:跨境物流自主查價平臺STD小程序版上線!
- 11-9· 按下鯨鳥集運“快進鍵”,跑出跨境物流“加速度”
- 10-27· 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3領星ERP跨境電商賣家增長峰會在深圳舉行
- 10-23· “千島之國”跨入高鐵時代 “金字招牌”閃耀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