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閉環管理 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
記者從3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3月11日以來,全國陸海空口岸入境人員日均12萬人次。交通運輸部指導各地建立應急疏運保障車隊,采取“點對點、一站式”的運輸方式,將入境人員從入境口岸直接運送到目的地,做到運輸環節閉環管理,切實避免與社會人員的接觸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
圍繞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海關總署、交通運輸部、國家移民管理局、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口岸聯防聯控、郵輪疫情防控、航空運輸保障、入境人員運輸保障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加強國際航行船舶動態監控
水路口岸外防輸入環節的工作重點是防止國際航行船舶及所屬船員正常船岸流動導致的疫情輸入事件。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楊新宅介紹,交通運輸部于1月底暫停了我國大陸港口始發的國際郵輪,目前中日、中韓之間的客貨班輪客運業務也已暫停。對于尚處于營運的客班船,交通運輸部建立了日調度機制,嚴格控制客座率,并配合做好乘客信息登記等相關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我國日均到港國際航行船舶約500艘次,日均在船船員7000余人。為強化防范措施,海事部門利用船舶交通管理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多種手段來加強國際航行船舶的動態監控,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對重點區域的判斷,對船舶實施有區別的監管措施;通過信息數據平臺開展遠程非現場執法,摸排入境船舶信息,及時將我國的疫情防控政策通報給到港的船舶,同時對船舶、船員證書的狀態進行遠程核查。
為保障廣大船員的健康和安全,交通運輸部發布了《船舶船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從航運公司防控制度建立、船舶落實防控措施、加強船員個人防護、發現疑似病例應急操作、疑似病員報告、船員心理健康調節以及疫情信息查詢七個方面,系統地提出了航運公司、船舶和船員防控疫情的操作指南。
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
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司長朱濤表示,3月4日以來,中國民航局在正常航班的運行基礎上,對一些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接收能力的城市,視情啟動了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開行臨時航班或包機,目前共執行了13架次赴疫情嚴重國家的運輸任務。其中,安排7架次臨時航班接回我國公民1101人;執行援外物資運輸任務5架次,運輸物資78.45噸。下一步,民航部門將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下,根據實際需求適時安排此類飛行任務。
在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國民航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并積極同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民航向40個國家的民航主管部門分享了第三版《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介紹我國民航疫情防控方面的經驗;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向所有在華運營的境外航空公司介紹我國的防控指南。
- 3-31· 交通運輸部推動公路“一張網”出行服務數字化建設
- 1-20· 運輸時效和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鐵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開行
- 1-9· 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5年道路水路春運服務保障工作
- 1-9· 《交通運輸標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解讀
- 1-9· 《交通運輸標準管理創新行動方案》解讀
- 12-16· 交通運輸部發布首批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典型案例
- 12-16· 交通運輸部發布首批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典型案例
- 12-16· 交通運輸部:12月2日-12月8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
- 12-9· 交通運輸部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
- 12-9· 交通運輸行業推出“1+5”政策體系 以高效物流鏈做強產業鏈重塑供應鏈提升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