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交通建設由“暫停”轉“快進”
“熱干面的運量比2019年增加了40%。”近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最大的零擔貨物集并點——東西湖區的新漢西物流園,武漢宏江物流總經理王洪一邊忙著裝車配貨一邊說。在王洪四周,貨車停滿了場院,工人們來回穿梭裝卸貨物,整個園區又重現了往日的繁忙景象。目前,該園區內的200個門面全部復工營業,已經有100多條專線恢復運轉,日均入園貨車1000多輛,一些商品甚至比疫情前的運量還大。
視角轉向建筑工地,25個高速公路在建項目、557個農村公路項目、241個普通干線公路項目一一順利復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朱漢橋表示,湖北交通人正想方設法加快工程建設速度,力爭將耽誤的工期補回來,全面完成今年目標任務。
小到一碗熱干面,大到一條高速公路,都在昭示著湖北交通運輸建設由“暫停”迅速轉向“快進”。
新開工153個農村公路項目
黃岡市巴河之上,一個個橋墩拔地而起、頗為壯觀。在黃岡巴河大橋施工現場,記者看到運梁車把重達140噸、長40米的預制T梁運輸到指定位置,正在進行架梁作業。
“目前每天架梁3到4片,整個設備調試完以后每天可達5到6片,目前第一孔梁已經架設完成。”項目總工程師王丙東介紹,隨著長江進入主汛期,巴河水位不斷升高,給整個項目施工帶來了考驗。施工方采取上足人員和機械、多點施工方式,力爭以最短時間完成施工,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在安陸市趙錢線趙棚路段,伴隨著轟鳴的機器聲,戴著口罩和安全帽的工人正熟練地操作攤鋪機、壓路機,進行路面水穩層施工。該項目于4月1日正式復工復產,50名施工人員全部返崗,每天可完成1.1公里的水穩層鋪設。安陸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工程也在全力推進,漳河大橋于3月23日開工,目前打了8根樁,余下6根樁將在10天左右完成。
在宜城市,全年建設的重點項目——346國道宜城漢江二橋項目部重新安排施工計劃,整合資源,加大人力設備投入,開足馬力,加快推進施工建設,確保在2個月之內完成樁基基礎,從而確保完成該橋全年建設目標。據介紹,該項目施工人員原計劃135人,現已增加至170人。自3月22日復工以來,宜城漢江二橋及接線工程兩個項目部累計完成投資4800萬余元。
這些只是湖北全省交通建設轉向“快進”的縮影。目前,湖北25個高速公路在建項目全部復工,省交通運輸廳在加強防控的前提下,積極謀劃11個新開工高速公路項目。全省普通干線公路復工項目241個,新開工項目16個。農村公路項目復工557個,新開工項目153個。水運發展項目復工25個,進場人員達2806名。
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全部復工
4月27日,記者在武漢市東西湖區的舵落口港區看到,吊機正在把一包包工業鹽從船上吊裝上貨車,運往孝感云夢的化工企業。貨車司機陳國民說:“我昨天剛從應城拉了一車貨過來,今天再從武漢拉一車回去,復工企業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就越來越好。”
目前,湖北255家貨運港口企業全部復工,港口吞吐量逐步恢復到疫前水平。舵落口港是漢江最大的散貨港口,每年貨物吞吐量超過200萬噸。自復工以來,進出港口的糧食類大宗貨物中轉量同比增長,港口吞吐量正在逐步恢復。華中港航集團舵落口港埠公司黨委書記羅富強介紹,該港每天進出的貨物量最高達到8000噸,復工以來日均貨物量在5000噸到6000噸,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湖北物流運輸貨量也正在逐步恢復,如今武漢市4000余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已經全部復工。武漢新港陽邏港區與經開港區開啟一體化運營,“漢—申線”集裝箱班輪首航;武漢江盛汽車滾裝碼頭單日作業量突破4000輛,助力武漢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宜昌白洋港區三峽翻壩轉運體系恢復運營。在航空運輸方面,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全力打通國際物流空中通道。自4月8日以來,天河國際機場已執行武漢至洛杉磯、巴黎等地進出境貨運航班近50架次。
- 6-30· 交通運輸部:力爭到2030年建成現代化內河水運聯通體系
- 6-27· 交通運輸部召開12328熱線貨車司機接訴即辦工作推進會
- 6-16· 交通運輸信用監管典型案例(第一批)
- 6-9· 交通運輸部:統一港口標準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協同發展網絡
- 6-3· 江西交通數字化轉型聚力一廊兩軸互聯互通
- 8-24· 無憂出行!森爾(Senseair)酒精檢測儀精準檢測,避免誤查酒駕
- 5-20· 千方集團參加交能融合發展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 探索交通能源綠色融合發展
- 4-4·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調研組蒞臨萬聯易達調研座談
- 11-21· 交通運輸部:明年兒童火車票將按年齡或身高銷售
- 11-10· 鐵路交通勾畫大美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