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要建成全國首個智能倉儲網絡,實現100個以上物流園互聯互
2020年,新十年,新起點,河南物流業將如何發展?
1月1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物聯獲悉,省發改委和省交通廳剛剛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河南省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稱,要聚焦制約物流降本增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探索形成一批在全國可推廣可復制的“河南經驗”,打造全國物流降本增效的先行區、示范區,力爭試點期間,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全省生產總值(GDP)的比率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
力爭到2021年6月,建成全國首張省域智能倉儲網絡
在2019年的采訪中,有物流企業曾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找不到合適的倉儲場地;也有有場地的投資方反映,手里有地租不出去,2020年,如何解決這種信息不對稱?
下載原圖方案提出,要建設全省倉儲物流公共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庫房數據(線上)+智能選址技術+經紀人服務(線下)”,實現全省園區和倉庫資源在線開放和租賃交易,打造物流“攜程”訂倉模式,全面提升倉儲租賃交易效率。
建立全省物流資源電子地圖,全面在線展示樞紐、園區、倉庫、通道等物流資源分布,監測物流企業經營活動動態信息,研究發布物流大數據分析報告。
組建河南省物流樞紐(園區)聯盟。以國家物流樞紐、區域物流樞紐、示范物流園區為重點,組建全省物流樞紐園區聯盟,推動物流樞紐(園區)間業務協作、標準互認、集中采購、統一招商,實現業務對接、設施聯通、功能聯合和資源共享,形成全省物流樞紐園區骨干網絡。
力爭到2020年12月,建成全國首張省域互聯共享的智能倉儲網絡,實現100個以上物流園區信息互聯互通。
今年12月,建設全省冷鏈大數據監管平臺
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0年6月,河南要實施物流大數據統計矩陣計劃。率先在快遞物流、冷鏈物流、倉儲物流等細分領域,探索研究建立物流大數據統計標準及指標體系,開展相關指數調查工作。
2020年12月, 建設全省冷鏈大數據監管平臺。以“互聯網+監管”模式,在鄭州市等地率先開展試點應用,實現對食品安全重要風險點有效管控。 建立物流統計信息數據直采機制。
依托全省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加強數據采集、計算和處理,推動物流統計方式由企業手工填報轉變為信息系統直采,實時監測全省物流資源分布、貨量流向、物流效率、物流價格等物流大數據,提高物流統計時效性和準確性。
建立物流大數據統計工作協調機制。建立政府協調指導、行業推動、企業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對統計分析工作的組織協調,定期召開重點企業運行分析會,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態,推動重點物流和平臺企業對接共享相關監測指標數據。
探索物流行業信用監管、聯合獎懲機制
據河南商報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今,鄭州市場已發生了70多起物流跑路事件,數千個商戶被卷走代收貨款超過了2億元。物流企業真的就一跑了之嗎?商戶們辛苦掙的血汗錢真的就沒辦法要回嗎?
方案要求,2021年6月,要建立物流信用分類監管機制。開展運輸物流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認定管理工作,探索物流行業信用監管、聯合獎懲機制,完善異議申訴和信用修復機制。根據物流信用評價結果,對行業實行分級、分類監管,對守信企業實行“綠色通道”,將失信企業列為日常監督、重點監測或抽查的重點,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降低事中事后監管成本。
建設全省物流行業信用公共服務平臺。歸集物流企業基本信息及企業投資、管理、交易、經營等與融資守信密切相關的信用信息,實現與信用河南信息共享互通。建立物流企業、物流從業人員電子信用檔案,實現物流企業信用評價、物流行業失信公示查詢等功能,對接銀行及金融機構信用融資等金融產品服務。
培育物流行業信用服務機構。支持物流行業信用服務機構參與物流領域信用記錄采集。鼓勵物流信用服務機構與政府部門簽署共享協議等方式合作,推動公共信用信息與市場信用信息對接,編制物流行業信用監測分析報告,挖掘應用物流信用大數據。
明年6月,把物流融資放款時間縮短到10天內
2019年,鄭州有多家物流企業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企業在發展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突出。個別企業甚至因為資金不到位而轟然倒下。
方案要求,2020年6月,要建設河南省物流金融工程實驗室。
建立“信豫融”物流融資服務體系。推動金融機構基于物流大數據,結合企業經營數據和信用數據、反欺詐數據,對客戶進行精準畫像,構建符合金融機構認可的貸款融資模型,設計開發物流大數據信貸產品,為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物流數據授信、物流保險、物流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解決物流企業及上下游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2021年6月,把“信豫融”融資成本(年化率)下降到10%以內、融資放款時間下降到10天左右。
建立“信豫融”產品貸后風險監測機制。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大數據金融產品設計和貸后監管相結合,開展客戶經營動態數據監測,形成符合銀行風控標準和要求的監測報告,提高銀行貸前審核效率,降低貸后監管風險。
今年底, 把陸空聯運通關時間降低20%以上
多式聯運確實能降低物流成本,但不同的運輸方式,如何才能進行合作?還需要有制度和平臺保障。
2021年8月,河南要制定國際陸路運輸多式聯運規則。以中歐班列(鄭州)運行模式為基礎,研究制定河南省國際陸路多式聯運規則,規范聯運合同、提單管理、貨物交接、運輸組織、爭議處理等環節,厘清托運人與承運人及相關方的權責利關系,強化國際陸路多式聯運提單物權憑證功能基礎。
支持中歐班列(鄭州)探索建立以“一單制”為核心的制度標準,加強與沿線國家在技術標準、單證規則、數據交換、檢驗檢疫等方面合作,提升規則的國際認可度。 完善陸空聯運大數據服務平臺。
依托鄭州機場國際物流多式聯運數據交易服務平臺,制定“國際艙單一體化標準”,完善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功能,推動通關、查驗、結匯、退稅等環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加快國際航空貨運與國內高鐵快運在裝載單元、組織形式、流程設計等方面的一體融合,推動實現“一單到底,物流全球”的便利化貿易模式。
制定陸空聯運設施標準和運行規程。以鄭州機場和鄭州南站為核心,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平臺,探索建立快速直達的高鐵聯運貨運通道。統籌利用和集聚整合航空貨運、高鐵物流和卡車航班資源,在貨源信息共享、貨物分撥轉運、快速集疏等方面探索高鐵貨運組織形式、空鐵聯運設施標準和轉運流程。 制定航空集裝器整板運輸車輛標準和規程。
圍繞航空運輸和陸路運輸轉運銜接,建立政企聯合攻關機制,研究航空集裝器整板運輸車技術標準和使用操作規程,滿足整板航空貨物運輸對集裝箱車、冷藏車的高度和寬度要求,解決航空集裝器與公路貨運工具匹配問題。
2020年12月,開展航空集裝器整板運輸試點,研究制定航空集裝器整板運輸車輛標準和規程,在陸空轉運環節減少轉運時間2-4小時,通關時間降低20%。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11-24· 河南海鐵聯運再發“新枝”
- 6-13· 河南輝縣:紅色傳精神 綠色助發展
- 6-9· 河南安陽高新區:新材料“鏈”起大產業 --科技日報數字報
- 5-30· 湖南省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增至31家
- 5-27· 河南自貿區開封片區精準防控巧服務 迎難而上保發展
- 5-23· 云南省鳳慶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小核桃成為致富果
- 5-19·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發展特色產業 推進鄉村振興
- 4-25· 河南省民權縣麻花莊:小麻花做成致富大產業
- 4-18· 河南推進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和助企惠企政策落地
- 4-11· 河南“六稅兩費”減免政策標準出臺 小微企業按50%頂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