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與開源的統治地位:微軟不再“邪惡”
2019年,Linux與開源瘋狂發展,ZDNet專欄作者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梳理了 5個年度大事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技術的未來還是屬于Linux和開源軟件的。
1、IBM以340億美元收購Red Hat
排名第一的是 IBM收購Red Hat,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軟件公司收購。IBM希望通過收購Red Hat,將Red Hat開放式混合云技術的強大功能和靈活性與IBM創新和行業專業知識的規模和深度相結合,共同推出下一代混合多云平臺,該平臺基于Linux和Kubernetes等開源技術,允許企業在本地以及私有和多個公共云上安全地部署、運行和管理數據與應用。這筆收購也意味著:目前世界領先的Linux公司現在屬于《財富》500強中排名第34的公司。
2、云運行在開源軟件上
十年前,云更多地是營銷熱,而沒有落地。如今,IDC 表示,全球IT支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在云上。展望未來,Gartner 預測,到2021年,將有一半的全球企業全部進入云計算。
而云,大多數運行在 Linux上,甚至Microsoft Azure現在也承認 Linux運行了Azure工作負載的50%以上。而在Linux之上,絕大多數云服務都在開源程序上運行。
3、云與開源
MariaDB 首席執行官Michael Howard總結了云與開源近來的沖突局面,他指出,大型私有云公司正在大量開采開源技術和公司,而且使用的是粗暴的露天開采方式。
但是,云與開源的沖突其實與貧窮的小型開源DBMS公司(例如Elastic、MariaDB和Redis)無關,正是風險資本家在支持這些DBMS業務的高速增長。簡而言之,這是大企業之間的一場戰斗,開源軟件只是碰巧處在其中。
4、云、Kubernetes與容器
無論在云上運行什么程序,都可能是在容器中。盡管 Docker式微,但它易于使用的容器技術主導了IT。在人們如何管理這些容器方面,容器編排軟件 Kubernetes 淹沒了所有其它管理工具。目前所有主要的公有云供應商、所有主要的IT供應商(HPE、IBM與VMware等)都使用 Kubernetes,而Kubernetes是開源的。
5、微軟是一家開源公司
邪惡帝國不再那么邪惡了。
2019年,微軟拋棄了其專有的Edge瀏覽器,轉而使用基于Chromium的新開源版本。它還在桌面Linux上發布Teams組件程序,同時還強烈暗示,其余的Office將在Linux上出現。微軟現在還擁有自己的Linux發行版,即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2.0(WSL),可與Windows 10協同運行。
換句話說,正如 Linus Torvalds所說:“整個反微軟有時只是個笑話而有趣……今天,它們實際上更加友好。我與微軟工程師在各種會議上交流,我覺得是的,他們已經改變了,工程師們很高興,他們真的很高興在Linux上工作。因此,我完全駁斥了所有反微軟的東西。”
文章作者Steven 總結,如今除了Apple和Windows臺式機外,其它所有環境都使用開源軟件。而且,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甚至Windows現在也越來越多地使用Linux和開源代碼。2020年 Linux和開源軟件將統治一切。
- 3-17· CINNO:受芯片緊缺影響,AMOLED 面板價格 3-4 月將維持高位
- 3-17· CINNO Research:2021 年國內 AMOLED 面板廠全年投產面積大幅增加 57.0%
- 2-28· Linux之父終于被勸動:用了30年的Linux內核C語言將升級至C11
- 11-10· CINNO:三季度聯發科芯片出貨量居首,紫光展銳同比暴增 147 倍
- 11-8· Win10 21H1 正式版即將到來
- 9-23· 微軟:Win11 將減少磁盤占用,功能可以按需加載
- 8-26· SW-LIMS助力食品實驗室資源要求的實現及應用
- 8-23· Windows日歷太雞肋?金山文檔這個功能讓你瞬間愛上
- 8-16· Win11 全新截圖工具體驗:
- 8-9· 微信 Windows 3.3.5 正式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