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疆鐵路貨運量增幅位居全國第一
12月25日,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與34家駐疆央企及疆內大(中)型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簽約2020年貨運量1.27億噸,較2019年簽約量增加1700萬噸。
記者從簽約儀式上了解到,此次簽約的企業,比2019年增加6家,隨著新疆鐵路現代化物流網絡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疆內企業選擇通過鐵路運輸。
增幅全國第一
新疆鐵路今年貨運量屢創新高
2019年,圍繞自治區優化區域交通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的要求,新疆鐵路部門發揮鐵路重載、綠色優勢,立足本土企業運輸需求,聯合疆內重點企業大力實施“公轉鐵”、“散改集”運輸,通過改擴建物流基地、建設物流園區,加快布局現代化物流網絡,在運力和運能上向疆內企業大幅傾斜,全面服務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據統計,今年以來,新疆鐵路貨運發送量屢創新高,單日裝車量和單日貨運發送量多次打破紀錄。截至12月23日,今年已累計完成貨運量1.49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1.7%,貨運量增幅位居全國第一。
今年,新疆鐵路部門先后完成了哈密、烏東、石河子等13個物流基地和貨運設施補強工程,加快與企業合建物流園區,在疆內11條線路普及開行5000噸列車,常態化開行萬噸列車,鐵路運輸能力大幅提升。同時,通過組織普速客車上蘭新客專線運行,推進客車提速,大幅釋放貨運通道能力,為疆內企業貨物運輸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撐。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受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周鳴鏑說,除了硬件基礎設施的提升,今年還通過組建煤炭、鋼鐵、化工、農副4個板塊項目組,針對性開展貨運營銷,走訪了全疆748家規模性企業。
“通過走訪了解企業需求,針對性開行貨運列車,有力促進了‘公轉鐵’,今年僅‘公轉鐵’運量就增加4000多萬噸。”周鳴鏑說。
此外,還通過高質量開行中歐班列,計劃全年開行班列1100列以上;博州線、克塔鐵路等疆內重點鐵路線建成通車,全面帶動了貨運量的快速增長。
鐵路貨物發送量的快速增長,將有效帶動新疆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全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路企抱團發展
明年繼續加快推進“公轉鐵”
周鳴鏑說,鐵路貨運量連創新高,主要得益于路企合作,抱團發展。“這次與34家企業的簽約貨運總量,預計占到明年貨運計劃運輸量的80%。”周鳴鏑說。
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新疆鐵路部門開始與駐疆央企、疆內大企業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動服務鋼鐵、煤礦、電力、化工、高科技、農副產品等新疆重點產業發展,當年簽訂2017年貨運量6000萬噸。2017年,合作企業首次拓展到內地,共與疆內外企業簽約2018年貨運量9100萬噸。2018年,簽約2019年貨運量首次突破1億噸,達1.1億噸。
“這次的簽約量達到了2000萬噸,同比增長20%以上。”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漢杰說,鐵路運輸具有運量大、節能環保的優勢,在運力配置和降低企業運輸成本方面優勢明顯,隨著近幾年鐵路服務提升,鐵路運輸占比大幅提升。
“現在我們通過合建鐵路物流園,開展端到端運輸,為我們的煤炭等大宗原材料運輸提供了運輸保障,也將進一步加快‘公轉鐵’。”黃漢杰說。
“我們和鐵路長期合作,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企業發展方面成效顯著。”中國中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袁飛說,集團的主營業務是糧油糖棉,小麥、棉花、番茄醬等產品主要都是通過鐵路運輸。今年,該集團與新疆鐵路成立了合資公司,創新合作模式,拓展經營業務,預計明年運量將會大幅提升。
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健介紹,近三年來,該企業的鐵路運量以每年30%幅度增長,今年鐵路運量已突破1200萬噸。
據了解,近年來,鐵路部門通過實施戰略合作,優化物流運輸方案,降低綜合物流成本,不僅吸引了企業選擇鐵路運輸,滿足疆內各類生產制造企業運輸需求,也為企業大幅節約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新疆本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新疆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
2020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規劃的決勝之年。新疆鐵路部門將繼續推進“公轉鐵”、“散改集”運輸,豐富物流產品譜系,拓展‘公轉鐵’貨源,全面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同時發揮路企合作優勢,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促進疆內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3-24· 今年開年以來全國鐵路建設有序推進
- 3-17· 今年海南將新建6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 2-17· 今年全國鐵路建設有序推進取得良好開局
- 1-27· 今年將開展第11批國家藥品集采和第6批耗材集采
- 1-20· 今年春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創新高
- 1-2·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封頂
- 1-2· 新疆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大關 成第一大電源
- 1-2· 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92.2% 創歷史新高
- 12-30· 今年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預計首超40億噸
- 12-12· 河南今年“化債”限額已全部發行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