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的發展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要解決“大而不強”的瓶頸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培育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世界一流企業是立足本土,面向全球,愿景清晰,使命高遠,秉持企業家精神,有效把握和運用企業經營管理基本規律,依靠艱苦奮斗和持續創新,持續引領企業和產業技術躍遷,從而有能力、有效和持續地進行經濟價值創造,同時承擔社會與國家發展使命,推動全球包容可持續發展和賦能人的價值實現與幸福感提升的企業。
因此,我認為,建設具有競爭力強、市場價值大、國際化水平高、社會影響力深遠、秉持先進管理理念、賦能人的價值實現和幸福感提升為主要特征的世界一流快遞企業,是解決快遞發展中“大而不強”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
1、在建設競爭力強的世界一流快遞企業上,應建立以效率、技術、管理、市場占有率等評價標準,形成核心競爭力,并以此促進企業的全面進步。要依靠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產業鏈提升和價值鏈升級,既要從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方式向產業研發、供應鏈管理、服務力管控等高附加值延伸的價值鏈垂直升級方式的變革,更要通過先進技術應用、價值鏈各增值環節重構、生產系統重組來提高快遞業整體效率和競爭力。
我們所處的新時代是大變革的時代,隨這一時代而生的產業互聯網給造就世界一流快遞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產業互聯網是一種運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術,促進企業內的人、物(如機器、設備、產品)、服務以及企業間、企業與用戶間互聯互通、線上線下融合、資源與要素協同的一種全新產業發展范式,它既是新生產方式、組織方式、運營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服務業、農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快遞企業要抓住這一行業提檔升級的機遇,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快遞業態和應用模式,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在建設市場價值大的世界一流快遞企業上,應始終堅持深化快遞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適應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激發和增強企業活力,實現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強化企業內部激勵機制改革,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誠信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和根基,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對資本市場至關重要,它是維護資本市場公平、公正的核心,是保護廣大投資者重要途徑;信息披露也是資本市場的生命線,要培養在陽光下成長的公司,努力提高快遞上市公司投資的資本收益率。
一個行業的發展是需要有大規模的市場需求做支撐的,市場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規模的大小,而企業規模的大小又是由產業組織范式決定的。要進一步加強產業組織范式出現新變化的研究,依靠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產業水平提升和價值鏈升級;要結合產業組織形態出現的新特點,研究平臺經濟成為新的產業組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和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分工合作關系,不斷創新產業組織模式,充分發揮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平臺經濟的優勢,加快傳統快遞與新技術、新模式的融合,創造快遞發展的新趨勢,贏得更大的市場價值。
3、在建設國際化水平高的世界一流快遞企業上,應堅持培養和依靠一支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隊伍,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推動時代轉型與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要聯合大學院校建立培養快遞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的機制。要從企業的產生技術進步和生產率提高等方面,研究快遞行業融入全球價值鏈,提升產業參與國際分工的地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要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探索以聘任制、任期制和經營目標責任制為核心的職業經理人契約化管理制度,把激勵機制建設擺在快遞企業改革的突出位置,努力提高快遞企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4、在建設社會影響力深遠的世界一流快遞企業上,應建立以服務資源、服務能力、服務管理和誠信經營四個維度為基礎的快遞企業市場服務能力等級標準,要深耕業務領域,做到專業化,對企業服務產品種類、服務時間、客服能力、網絡服務水平等市場服務能力進行等級評定。實踐證明,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過程,就是積累品牌核心基礎的過程。為此,要弘揚優秀的企業文化,走品牌強國的路子,踐行企業社會公民的社會責任,企業領導人要有社會責任和使命感,打造快遞的“中國品牌”,使之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當前“互聯網+傳統行業”的發展模式在各領域持續發酵,以平臺經濟、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鏈接的樞紐,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是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是保證企業未來生存的唯一方式。)等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態不斷涌現。要堅持互聯網技術與生產性服務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創造生產性服務業的新業態、新模式,抓住制造業服務化和服務型制造的產業融合創新的突破口,在制造業自身的產業鏈條不斷向服務業延伸的過程中,努力實現生產和消費的有效整合,為快遞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5、在建設世界一流快遞企業上,還應秉持先進管理理念,建立以第四代管理學為基礎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型。當前,管理學正向以中國哲學為引領的第四代管理學——整合管理轉型。第四代管理學(整合管理)強調哲學洞察,強調自然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人文精神相結合,重視愿景與戰略引領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整合式創新理論,不但是對全面創新、自主創新等傳統企業經營管理規律和模式的全面升格,也是加快培育具有全球整合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理論體系支撐。要從建立整合管理模型出發,從愿景驅動、戰略謀劃、重視能力、以人為本(賦能人的價值實現和幸福感提升)、持續創新、追求卓越等六個方面研究新時代世界級快遞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規律與特色。要從企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創新能力、治理能力、市場開拓能力等幾個維度建立科學評價企業能力模型。
成長能力是評價企業規模、收入和資產狀況;盈利能力是評價企業的收益、利潤和EVA水平;創新能力是體現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產出水平和效率效能;治理能力是體現企業在戰略管控、文化實力、依法經營、風險管控方面的水平;市場開拓能力是體現企業的跨國經營指數和國際國內市場占有率水平等。
6、在建設世界一流快遞企業上,還應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作為市場監管變革的重要目標。當前,我國已進入服務業開放新階段,釋放服務型消費需求的巨大內需潛力直接依賴于服務業市場監管的有效性,推進以服務業為重點的開放進程也與市場監管的能力水平直接相關。快遞市場監管的改革要實現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在監管對象上要實現由非上市公司到上市公司的過渡和以產品為主向服務為主的過渡。要建立公平有效的競爭政策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對企業合規經營和競爭行為的監管,堅持“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作為市場監管變革的重要目標。
總之,在建設具有競爭力強、市場價值大、國際化水平高、社會影響力深遠,以及具有先進管理模型和先進的市場監管模式為主要特征的世界一流快遞企業上,就是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統籌新時代快遞業的發展,使之從“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規則標準的制定者和領路人。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
- 2-17· 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
- 2-7· 中國重汽新春短劇暖心收官:與卡友雙向奔赴,共繪最美全家福
- 2-6· 中國重汽:從冬奧會到亞冬會,用科技筆觸繪中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