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斯堡港口將和中遠海運物流建造歐洲最大的內陸集裝箱碼頭
獲悉,世界第一大內河港,德國最大的內河港杜伊斯堡(Port of DUISBURG),正在與中遠海運物流(Cosco Shipping Logistics)合作,建設歐洲最大的內陸集裝箱碼頭,以期利用蓬勃發展的絲綢之路的鐵路運輸量。
港口運營商Duisport表示,到2022年,耗資1億歐元的“杜伊斯堡門戶碼頭”(Duisburg Gateway Terminal)將建在一塊24萬平方米的場地上,包括6臺龍門吊、12個列車平臺、5個裝載區、3個內河船舶泊位和6萬平方米的集裝箱倉儲區。
“即便是現在,中歐之間約30%的鐵路貿易都是通過杜伊斯堡港進行的!痹摳劭谶\營商補充說,這意味著每周將有35至40趟列車往返于杜伊斯堡港和中國十幾個目的地之間,新碼頭未來將這一數字增加到每周100列車。
“歐洲鐵路走廊上的鐵路交通,特別是通往東歐和東南歐的鐵路,以及通往海港的內河航道服務,也將能夠從杜伊斯堡港門(Duisburg Gateway)終端運營,因此建成后將產生約85萬teu的年吞吐量。”該港口運營商表示。
Duisport和中遠海運物流各自擁有新合資公司的30%,另外瑞士聯運公司Hupac和荷蘭內陸水路公司HTS均持有20%的股份。
在“一帶一路”(BRI)倡議的支持下,中歐鐵路運輸量迅速增長,從2016年的142,000 teu躍升至去年的370,000 teu。
Connex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安德烈·惠勒(Andre Wheeler)表示,新集裝箱碼頭將發揮中國戰略的作用,使火車運輸占歐洲貿易總量的20-30%,實現更加均衡的貨運組合。
他表示:?“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21年鐵路運輸達到100萬標準箱,到2025年達到200萬標準箱。此外,它還幫助中國實現了到2022年削減鐵路補貼的目標,方法是在沿線建設鐵路運輸,以及目前對空集裝箱運輸的打擊。目前,補貼范圍為集裝箱成本的30%至40%!
今年8月,中國一家媒體罕見地發表了一篇關于中歐班列每個集裝箱補貼3000至5000美元的報道,引發了對空集裝箱運輸的爭議。該報告稱,由于政府提供了豐厚的財政支持,地方政府受到激勵,用空集裝箱增加列車服務數量。
不過,RailFreight.com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政府發布了一項新的限制措施,即只有滿載列車才能獲得補貼之后,今年上半年來自中國七個地區的滿載列車數量增加到94%以上,占中歐貨運列車總量的73%。
此外,惠勒表示,杜伊斯堡港站將有助于解決集裝箱運輸東西行不平衡的問題。
他補充說:“特別是增加了集裝箱裝載(LCL)貨物填滿集裝箱的機會,并減少了對散裝火車的依賴。拼箱物流的發展將滿足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銷售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因為它解決了最后一英里和第一英里的交付選擇。”
延伸閱讀——
杜伊斯堡(Port of DUISBURG)是聯邦德國最大的內河港,也是世界第一大內河港。地處歐洲重要工業中心魯爾區,在魯爾河和萊茵河匯合處。
港區范圍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14公里,總面積約23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占10%。萊茵河流經港區的岸線長37.5公里。全港年平均貨物吞吐量約6000萬噸,1974年創6360萬噸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