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女子檢車班組:國門下綻放的玫瑰
(記者王媛)燦如秋華,皎若秋月。在滿洲里口岸國門,有一個全國鐵路唯一的涉外女子檢車班,負責給俄方入境車輛檢查檢驗工作。16日,光明網記者隨“發現最美鐵路”活動采訪團來到齊齊哈爾車輛段滿洲里運用車間國境站技術交接所“金花”女子檢車班,實地探訪“金花”女子檢車班背后的故事。
趙金花,是女子檢車班的第一任工長,1986年帶領13名姐妹開創了國際聯運女子檢車的先河,被譽為“口岸金花“。自此以后,”金花“精神沒有在歲月的洗禮和磨礪中枯萎,而是薪火相傳,依然璀璨奪目。
現任“金花”女子檢車班由5名英姿颯爽的女子組成,擔負著給俄羅斯進口車輛的“體檢”工作,維護國家利益的神圣職責。在2018年4月,有俄方反映說有一列車返回俄羅斯時發現丟失一個螺栓,俄方要求中方賠償。工長陳佳仔細查找了記錄本,上面明確記載著這輛車在進入中國境內時螺栓就已丟失,并且有俄方檢車員的簽字確認記錄,避免了賠償損失。
“一個螺栓雖小,但每天進出境的列車車輛數以百計,如果不細心檢查,每年的賠償數額將十分巨大。”女子檢車班的陳佳說。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滿洲里口岸站日益繁忙,女子檢車班組平均每天檢查俄方車輛14多列,每人檢車行走近20公里,一趟作業下來要近一個小時。冬季期間,滿洲里最低氣溫降至零下40℃,女檢車員要爬車頂,鉆車底,認真檢查每一個角落。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嚴寒酷暑,工長陳佳及女子檢車班的所有人始終把“外交無小事”牢記在心,以“作業標準嚴一格,確保車輛無一事”的新要求,帶領女子檢車班傳承“堅守口岸、精簡細交、不辱使命、為國把關”的“金花”精神。
由于經常和俄方打交道,又沒有專職翻譯,陳佳和姐妹們自學俄語,她們報名參加了俄語學習班,把日常用語用漢字諧音記在本子上,這種土法子,還真解決了溝通上的難題。
“金花”女子檢車班組開創了我國國際聯運交接史上女子檢車的先河,至今已成立32年,她們在寒冬酷暑中,認真檢查每一列進出境車輛狀態,將車輛損壞位置、零件都要詳細記錄在冊,大到車門,小到螺栓,都要仔細核對,然后與俄方檢車員共同確認,以免引起賠償糾紛。她們就是國門又一道守衛者,一筆、一眼,都可能關乎到國家的利益。“給車輛體檢,為祖國把關”這是她們每天的工作,也是她們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祖國的愛。
多年來,金花女子檢車班組累計發現各類故障150余萬件,節約外匯近1億瑞郎,折合人民幣近7億元。班組榮獲全路先進女職工集體、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狀、黑龍江省巾幗文明示范崗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