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速運創始人“罕見”現身,詳解“獨家秘籍”
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隨時隨地地與CTO和產品經理討論,有時甚至是通宵達旦……
這可能是快遞行業“最神秘”的一家企業了,從在行業內首次承諾跨省8小時送達,到邀請吳京代言,再到成為物流“獨角獸”,跨越速運的每一次動作似乎都能刮起一陣“紫色旋風”,然而,外界對于這家企業一直都是知之甚少。
8月19日,跨越速運董事長胡海建“罕見”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這是其創業12年來首次與媒體記者面對面交流,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他暢談了跨越速運的創業史、核心競爭力以及對資本、競爭等問題的看法和態度。
談創業:“做一家信守承諾的企業”
首次與記者面對面交流,胡海建熱情洋溢,在談到外界想要了解的創業史時,胡海建更是侃侃而談。
“2007年物流行業相對較為混亂,沒有一家企業敢于作出時效的承諾,可能與我的性格有關,成立跨越速運就是要做限時快遞,信守承諾。”胡海建說,成立之初,跨越速運就確定了高端航空件為主的發展戰略。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波及諸多企業發展,一時業內多家企業紛紛裁員,業務量也呈現大規模收縮。胡海建卻選擇“逆勢而上”,加大投入、擴充人員、車輛、場地、設備等。“當時我堅信國家一定能走出暫時的困境,快遞物流行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即使虧損嚴重也要做這些基礎投入。”
胡海建這一判斷迅速得到了驗證。2009年,國家經濟走出低谷,重新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跨越速運的貨量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跨越速運在全國有機場的地方都設立了網點,全國網絡初見雛形。
作為一家追求時效的快遞公司,跨越速運推出的當天達、次日達、隔日達等時效產品受到市場的熱捧,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行業壁壘,在邁過創立之初的危險期后,進入跳躍式的高速發展階段。
2015年,跨越速運簽下功夫明星吳京作為代言人,當紫色的車身貼著吳京的形象和“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的口號疾馳在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上時,幾乎一夜之間,跨越速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認可。
在外人看來,跨越速運是在一個合適的時間節點內切入市場。但在胡海建看來,跨越速運的爆發與公司的技術基因密不可分。從2009年跨越速運打造了自己的第一套管理系統開始,胡海建敏銳地意識到,未來的物流企業一定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個物流企業在面對強大的市場競爭中想要發展壯大,必須依賴強大的科技實力支撐。
談技術:“我是IT男”
“我是個IT男!”采訪中,胡海建不止一次地說自己是個IT男,跨越速運也不是一家傳統物流企業,而是一家科技物流企業。
對技術的癡迷,胡海建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階段,“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隨時隨地的與CTO和產品經理討論,有時甚至是通宵達旦”。
創業十二年,胡海建對技術的投入不遺余力。早在2009年,他就在跨越速運內部上線了信息系統,而在近期,耗資近10億,由1400名IT工程師耗時2年打造的全新ERP系統——“鑄劍系統”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集成了TMS(運輸管理)、VMS(車輛管理)、中臺系統、MAP(貨車版地圖系統)等共計20多項大型管理系統,每個系統根據業務場景細分若干模塊,總模塊超過200個。模塊與模塊、系統與系統間相輔相成,結合AI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實現了場地使用率的提升、網點優化選址、路徑規化、貨量預測、智能機器代替人工客服等,輔助新業務開拓。
“別人的IT技術可能比我們強,但是鑄劍系統強在業務與技術的結合。”這位自稱IT男的創始人,一路從基層走來,在人、車、貨、場等領域都勝任過多個崗位,在胡海建看來,技術與業務的完美結合才是鑄劍系統的核心競爭力。
胡海建認為,作為一家全國性的直營公司,要想將客戶的用戶體驗發揮到極致,需要將管理滲透進每一個毛細血管,公司越大越難管,所以他在思考,能不能開發一套系統化的管理工具,于是跨越開始打磨這套鑄劍系統。“鑄劍”,顧名思義,千錘百煉,方顯鋒芒,不僅如此,鑄劍更是彰顯“空杯”心態,海納百川,激流勇進,其寓意與跨越的人才觀相得益彰。
鑄劍系統一經上線,就為公司內部實現所有的作業IT系統賦能,例如,跨越點部的組長只需要7部曲,通過標準化作業,用技術手段即可完成全部流程。在深圳200多個門店,總共只配備了1名總監,3名經理,按照每個點部每個月節約2萬元的人力成本,全國3000個點部一年節約的成本將是一筆可觀的費用,真正做到給企業降本增效。
基于對跨越業務和市場的深刻理解,跨越速運在業內首次提出了“動態路由”和“以車代場”的解決方案。胡海建介紹,每一個客戶下單以后,按照成本時效、路況、天氣、目的地、客戶特性等多個維度,通過AI大數據分析可以得出130多種物流方案,N個用戶,會有N*130多種方案,我們可以從N*130多個方案為用戶尋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
據介紹,鑄劍系統上線后,可以完成從下單后全自動化調度和管控指令,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可以節約80%調度人力成本和20%場地資源,被釋放的資源可再承接30%以上的貨量運營能力。
談產品:“技術邊界就是產品邊界”
在跨越始終是講究技術先行,當被問及跨越未來是否會向更多的產品類型拓展時,胡海建并沒有給出否定的答案,依舊堅持以技術為主導的初心不變。“近期仍然會堅持主業,但技術的邊界就是產品的邊界,未來跨越的技術能夠拓展到哪里,跨越的產品就會延伸到哪里。”
實際上,在做大做強傳統航空快件的同時,跨越速運在技術加持下一直在不斷拓展陸運、生鮮、冷鏈、倉儲等產品類型。比如,拓展生鮮寄遞業務,通過航空貨運包機,以高效智慧物流服務體系,整合跨越速運的供應鏈服務能力,攜當天達、次日達兩大時效產品和服務,打造生鮮速運綠色通道,為不同的生鮮產品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技術邊界不僅是產品邊界,也是其管理的邊界。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直營體系的快遞物流企業,跨越速運未來會不會像“三通一達”那樣通過加盟來拓展全國網絡?胡海建依舊認為技術是終極答案,“只要通過技術能夠實現對網絡的有效管控,一切皆有可能。”
談資本:“愿與誠信為伍”
跨越速運的不斷成長,引來越來越多的資本關注。2018年,跨越速運獲得了紅杉資本、普洛斯和鐘鼎的融資,金額達數億元,胡海建把融資的錢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技術研發當中。
跨越速運未來還會繼續進行融資嗎?
胡海建告訴記者,之前公司接觸的資本方非常誠信,沒有給跨越速運任何壓力,投資跨越,是因為資本方感受到跨越的技術給物流行業帶來了變革,相信跨越的未來。一直以來,跨越都是以誠信立業,所以我們也希望資本方非常誠信,這就像談戀愛結婚,一定需要雙方有共同的切合點,才能水到渠成。”胡海建說道。
“未來的快遞市場,價格戰在所難免,但拼到最后的核心一定是技術的競爭,誰占領了技術的制高點,誰的成本低,誰就成為市場的主導者。”
在談到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如何處理與同行的關系時,胡海建依然用“開放”來作答,“跨越會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實行資源共享,共同推動物流行業的發展,打造物流行業的生態體系。”
(本文由快遞雜志,記者王洪磊提供)
- 10-8· 跨越速運解鎖中國制造“企業強人”破風前行密碼
- 4-19· 百度AI開發者大會為何只選跨越速運?科技實力+定制服務給答案
- 10-31· 迎難而上!跨越速運樹立醫療器械物流服務新標桿
- 10-30· 跨越山海,“鋼鐵駝隊”再現絲路繁華
- 9-23· 一年一度物博會盛大舉辦,跨越速運靠“科技力”大放異彩
- 6-28· 跨越速運屢次成為知名賽事主辦方指定物流服務商,憑什么被“獨寵”?
- 6-26· 心系員工情·共圓學子夢丨跨越速運為高考成績優異跨越子女發放助學金
- 6-26· 跨越速運閃亮登場上交會,點燃創新科技盛宴“核爆點”
- 6-26· 跨越山海,福廈高鐵繪就美好生活新畫卷
- 6-15· “跨越號”全新貨機成功首航 構建航空貨運戰略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