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三年規劃 度小滿等巨頭攜手銀行開拓新業態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下稱“規劃”),確定了六方面重點任務,包括加強金融科技戰略部署、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增強金融風險技防能力、強化金融科技監管、夯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
回顧2019上半年,金融科技行業呈現兩大趨勢,一方面監管體系加速完善,監管沙盒、金融科技“示范區”等政策相繼落地。另一方面,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等金融科技巨頭聚焦金科to B,攜手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探索新業態,引領我國金融科技行業步入更具想象空間的新階段。
聚焦金融科技 頂層戰略部署漸完善
金融科技的發展,需要頂層監管的引導。此次《規劃》是央行首次針對金融科技提出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將“金融科技”打造成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引導打造金融科技發展友好環境,助力金融行業實現降本增效。
這并非金融科技首次進入頂層視野。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平臺經濟”這種新業態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運用,表示將進一步規范金融科技的發展,增強數據資產在平臺生態中的價值,構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金融生態體系。
頂層的引導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更為開放的環境。5月,在京交會2019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北京市正式宣布啟動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建設。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也在5月30日的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掛牌,旨在更好地服務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家金融管理中心,支撐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建設,支持首都金融科技創新發展。
“領頭羊”BAT金科企業釋放新動能
《規劃》的落地給金融科技企業指明了方向。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將為其數字化轉型提供創新動能。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其中多次提到金融機構應圍繞消費的不同方面和新的消費形式進行創新。面對正在到來的“革新”時代,攜手掌握先進技術的金融科技巨頭成為行業新趨勢。
作為BAT金科企業的典型代表,度小滿金融在利好的政策背景下,憑借技術能力和業務實踐,面向傳統金融機構釋放金融科技能力,共同嘗試新領域的“拓荒”。
公開資料顯示,度小滿金融是首個布局銀行理財子公司的BAT金科企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是今年誕生的新業態,也是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及農商行爭相入局的風口。2019年6月12日,度小滿與光大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作為合作重點之一,度小滿金融將和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未來展開深度合作。在消費金融賽道,度小滿金融通過戰略投資哈銀消費金融公司,在BAT金科企業中率先布局消費金融牌照。
風險防控成為行業發展“勝負手”
金融行業發展的結構性難題之一在于服務小微企業,小微金融服務的難點在于風控。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中國擁有大量未被傳統金融服務覆蓋的長尾客群,他們多是缺少征信歷史、資金需求小額分散的個人或小微企業主,如何在服務好這部分用戶的同時,控制資產質量,成為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發展的一大考驗,協助金融機構在擴展服務疆界的同時控制風險成為金融科技企業未來發展的“勝負手”。
不同于傳統金融機構受限數據孤島,度小滿等金融科技企業能夠依托自身生態和技術優勢,通過大數據分析、AI等技術能力,對小微企業主進行精準畫像。據悉,通過實驗比對,度小滿金融大數據疊加央行征信比單純只用央行征信在KS值(用來衡量信用模型區分度)上提升15%,對無央行征信人群,利用大數據加部分公共數據能接近央行征信水平。除此之外,度小滿金融延承了百度的技術基因,成功打造云帆消費金融開放平臺及磐石一站式風控平臺,通過釋放金融科技能力,助力合作伙伴發展。
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已聯合50多家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累計放款超過4000億元,創造了近100億元的利息收入,壞賬率低于同業。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正進入一個好時代,據安永最新調查數據,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的采納率已達64%,而中國消費者金融科技采納率為87%,中小企業金融科技采納率為61%,著眼于更長遠的未來,隨著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在政策和技術發展的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金融科技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 6-2· 國務院發布一攬子政策措施 鼓勵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 5-23· 北京發布新版等級旅游景區防控指引:嚴禁接待無48小時核酸證明游客
- 5-12· 海南發布《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意見》
- 5-12· 成都發布“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 5-9· 廣東發布8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
- 5-5· 央行增加一千億元專項再貸款額度
- 4-28· 北京發布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 明確89項服務
- 4-21· 江蘇發布首批10個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老樹”何以綻“新藤”?
- 4-21· 日本發布使用無人機運送包裹指南 推動無人機物流社會化實施
- 4-14· 安徽省發布“十四五”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