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億元!澳洲法院對K-Line開出巨額罰單
澳大利亞競爭監管機構在上周五表示,日本航運公司Kawasaki Kisen Kaisha Ltd 川崎汽船株式會社有限公司(K-Line)被判犯有卡特爾行為罪,并被聯邦法院判處345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的罰款。
卡特爾行為即壟斷協議,是指經營者之間達成或者采取的旨在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和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法院認定,K-Line與其他船公司簽訂此壟斷協議,以確保2009年至2012年期間運往澳大利亞的汽車,卡車和公共汽車的價格。目前K-Line已經對此指控表示認罪。
根據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數據,該壟斷行為最早于1997年2月投入使用,它影響了從美國,亞洲和歐洲各國到澳大利亞的汽車,卡車和公共汽車的運輸價格。K-Line和其他航運公司代表主要汽車制造商運輸這些車輛,如日產,鈴木,本田,豐田和五十鈴等。K-Line的罰款金額是目前根據競爭和消費者法案規定的最大的一次罰款數額。
“我們歡迎法院的決定和對K-Line的重大懲罰,”ACCC主席Rod Sims說。“卡特爾行為,例如K-line所從事的行為,不僅通過夸大的價格和成本欺騙消費者和其他企業,而且還限制了健康的經濟增長并阻礙了創新。這一決定是對企業的嚴重警告,并將阻止其他人尋求加入或啟動卡特爾。”
去年,在ACCC進行刑事調查后,K-Line對這些指控表示認罪, 并且是第二家被澳大利亞法院判定犯有卡特爾行為的日本航運公司。
2017年,Nippon Yusen Kabushiki Kaisha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YK)被澳大利亞聯邦法院定罪,并因其參與卡特爾行為而被罰款25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
澳大利亞聯邦法院法官Michael Wigney表示,“這種壟斷行為將不會被容忍,并將在本法院審理并嚴厲處理。該行為的范圍非常廣泛,它發生在一個對澳大利亞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服務市場。”
近年來,許多享有知名度的航運反壟斷調查都發生在滾裝運輸市場。自2011年以來,美國,巴西和日本當局相繼已經調查了Eukor,Wallenius Wilhelmsen,MOL,K-Line,CSAV,Eastern Car Liner,NYK,Hoegh Autoliners,Toyofuji Shipping和Nissan Motor Car涉嫌操縱投標和價格操縱的承運人。美國司法部調查顯示,K-Line,NYK,Wallenius Wilhelmsen和CSAV的子公司對相關指控表示認罪,并有10家汽車承運人面臨美國托運人尋求賠償損失的集體訴訟。
- 2-21· 山東8億元助力冬小麥促弱轉壯
- 12-16· 16車道雙層高速要來了
- 11-4· 249元!全新魅藍手環發布
- 8-5· 5G R16 Ready全球首發,加速5G物聯網應用
- 8-5· 5G R16標準Ready 展銳聯合聯通率先完成5G端到端技術驗證
- 8-2· 小米816感恩季:補貼20億 K40 Pro全系閃降300元
- 7-22· 億元獎學金計劃再度開啟!科大訊飛AI學習機用戶速來打卡
- 6-7· 快手616品牌自播交出首張成績單,中國珠寶環比增長200倍
- 4-26· 1688攜手深圳禮品展打造“廠貨第一展” 助力買家商家生意升級
- 4-6· 運營16年后 雅虎宣布5月4日關閉問答平臺Yahoo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