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物流的春天來了 快遞小哥與“DiGO”牽手同行
6月27日,在商用車行業,一款名叫DiGO(遞哥)的專為快遞最后一公里而設計的新車型橫空出世,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上一石激起千沖浪,引發話題無數。
細分市場,怎么分才算細?怎么分才能贏得市場份額?在商用車領域,模塊化設計、細分市場、定制車型等等話題已經出現多年,然而,真正讓市場大范圍為之掌聲響起且銷量升起的分眾市場車型,卻是鳳毛麟角。遞哥的出現,率先在媒體圈制造熱點,“遞哥是真正對口快遞最后一公里的細分市場車型”、“遞哥會引發快遞配送升級”、“遞哥的價格很親民”、“遞哥很好看”。
“讓快遞告別三輪時代”,這是遞哥在深圳上市活動的主題。近年來,快遞小哥已經成為城市宅人最親密的小伙伴,后輪上架個大塑料筐的兩輪或是三輪車是他們的標準行頭。而在以深圳為代表的眾多人口稠密道路擁擠的城市,禁摩已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整治城市交通文明的管理手段之一。遞哥的出現,不僅僅能夠促進快遞行業終端配送升級,另一層深遠的意義,是為城市行政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禁摩之后的替代用車。
聚焦快遞最后一公里,窄體封閉式車廂是遞哥最大亮點
目標明確劍有所指,專為快遞終端配送而創生,遞哥以快遞終端配的痛點為研發源點。針對城市小區內道路狹窄的特點,遞哥的車身寬度僅為1575mm,不及一個成年人兩臂平伸的寬度,這個車身寬度,足以保證遞哥能夠靈活的在小區道路上通行,遇到城中村轉角多轉角窄的地方,一樣可以暢通無阻。因此,遞哥一登場,大家即為之喝彩,窄體式車廂,是遞哥的第一個亮點。
封閉式車廂,是遞哥的第二大亮點。三輪車不遮雨不擋風,在南方多雨季節,快遞小哥很辛苦,而比自己淋雨更痛苦的,是快遞被雨水打濕,遭到客戶拒收或是受損后要賠付,本就是靠辛苦賺錢,血汗錢被扣,心痛的感覺快遞小哥深有體會。遞哥的車廂很大,一輛遞哥可以裝最少兩個三輪車的貨,而且副駕駛位置是平地板設計,還能再放一個大型儲物箱。有了遞哥,下再大的雨,快遞小哥也不會被雨淋,再也不用擔心快遞受損。
遞哥的第三大亮點是上牌無憂,遞哥為電動車,在限牌城市可以合法上綠色牌照。比如深圳,就是限牌城市,遞哥可以輕松上牌,即買即用。而且,遞哥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最高時速70公里,一個半小時即可充滿電,續航80-100公里,即使沒有充電樁,用普通的家用電源也可以充電,輕松寫意。
全面保護快遞小哥,遞哥為快遞終端安全升級
摩托車是肉包鐵,汽車是鐵包肉。這句話客觀的反應了摩托車的安全性差,遇到路況不好,摩托車還容易側滑。遞哥的出現,會帶給快遞終端配送源更大的安全性,福田汽車多年造車底蘊,帶來非同一般的遞哥,遞哥的生產制造全面按照傳統的汽車制造標準進行,安全性和舒適性全面超越三輪車,而且,相比較同級別小型貨車,遞哥也處于技術和性能的第一陣營。
遞哥的出現,帶來的可能是一場快遞行業的變革。目前,中國人口紅利的高峰期已經過去,用工難已經開始在各行業出現,雖然快遞小哥的行業平均工資一直在上漲,但還是很多快遞企業招不到人,同時,快遞員的流失率也在攀升。快遞企業選擇為配送員配置一輛遞哥,一方面能夠減輕一線員工的疲勞強度,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另一方面,一輛遞哥至少相當于兩個三輪車,這也能幫助企業減少用工名額,簡化管理提升效率。
工作環境安全升級,企業效率升級,貨品安全性升級,不一樣的遞哥帶給快遞終端的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假以時日,當遞哥成為大多數快遞企業的終端標配,那么,遞哥最初的設計理想將得以實現。
好用不貴,2980元遞哥開回家
遞哥對于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效率提升,用數據說話。遞哥貨箱容積為2.3立方米,一次可多拉40件貨;最高時速70km,較三輪車15公里時速大幅提升(國家郵政管理局發布國家強制性標準《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中規定快遞三輪車最高車速不應大于15公里/小時),同等時間內可完成三輪車2倍以上的往返取貨趟數,遞哥還可以幫助企業節省1個人工成本;綜合購車成本、用電成本、人工成本、維修成本、車輛殘值等費用構成的TCO測算,遞哥年均TCO較三輪車低1.8萬元,兩年就可省出一輛新遞哥。
首付2980元,遞哥開回家。目前遞哥共有兩款,分別為遞哥8度和遞哥10度,搭載8kWh電池的遞哥8度售價為3.59萬元,為加快末端物流配送用車轉型升級速度,解決用戶購車的負擔,遞哥上市同時還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服務政策,首付超低,而且可享12個月分期金融優惠。由福田汽車市場調研顯示,由于更大的運輸能力,遞哥平均每天相比使用三輪車要多賺144元,每月多賺3600元,即使交完每月的月供之后,相比三輪車運貨也要多賺1000多元。
重新定于快遞時代,告別三輪車,遞哥將成為城市“最后一公里”快遞物流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