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橋頭堡釋放聯運效能
4月23日19時40分,阿拉山口鐵路國際聯運大樓一樓聯運出口業務辦理窗口內,貨運員劉甄正認真清點核對相關材料,由重慶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聯運票據在她的右手拇指與食指飛速搓動下,厚厚的一沓票據快速翻動著。
這趟到達班列的票據,是半個小時前從X8003次中歐班列上接取的,列車已編組完成并變更車次,于次日1時離開阿拉山口站,將經哈薩克斯坦等國鐵路駛往德國。
阿拉山口站位于蘭新鐵路的最西端,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西橋頭堡。劉甄是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貨運車間內勤貨運員。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從阿拉山口站出境的中歐班列越來越多,現在平均每天有8趟。
阿拉山口站自身挖潛提效,強化分類使用線別,提高預留計劃質量,提前上返換裝清單,明確每條線路從計劃下達、取送車、車輛附屬、裝卸作業各個環節的標準作業時間;加快票據在運轉和貨運過程中的流轉速度,與哈方駐中方作業班組協商加快譯票速度、代理單位及時添加添附文件,縮短中歐班列在阿拉山口站的停留時間,提升通關效率。
在阿拉山口站,中歐班列從最初每趟放行需要24小時,縮短到現在僅需7小時左右,從最初換裝需要3個多小時,縮短到現在只需1小時30分左右。
該站貨運車間力爭做到中歐班列隨到隨放,貨運工作人員實行24小時輪轉作業模式。
21時,劉甄和同事宋萬軍反復核對著信息,清點當日9時30分接班后放關的中歐班列票據,一共是337張。反復清點3遍后,劉甄揉捏著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對記者說:“真是有點發酸呢。”
記者在阿拉山口鐵路國際聯運大樓內的圖表上看到,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截至今年4月22日,經阿拉山口站的中歐班列已達8542列。今年以來,該站已開行中歐班列782列,同比增長34.6%。
21時10分,辦理完新一批中歐班列的業務后,幾名貨主向劉甄道辛苦。劉甄微笑著說:“為了運輸快捷暢通,我們辛苦點是應該的。”
- 4-10· 大件物流這座橋頭堡,蘇寧、德邦和京東如何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