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將引領中國物流駛向何方?
無人駕駛的六項基本技術
無人駕駛是三大要素的結合:軟件、硬件以及綜合控制系統。總的來說,無人駕駛涉及感知、定位、規劃、控制和線控五個方面,六項技術與這五個方面相互交織在一起,實現了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技術的五個階段
無人駕駛的技術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經歷了無自動化階段,到駕駛系統輔助的階段,再到部分自動化與有條件自動化,目前我國正處于研發L4高度自動化的階段。
L4技術的實現場景
一、中國公路運輸產業態
L4技術要落地,我們首先要明晰其落地場景的商業價值。從2011年-2016年我國貨運量結構示意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貨物運輸近八成由公路運輸完成,2016年,公路貨運量占中國總貨運量的比例達到了76.2%,較上一年提升了0.8個百分點。可見,公路運輸在我國物流運輸體系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億歐智庫:2011-2016年中國貨運量結構
二、技術層面
L4技術的定義就是在特定場景下,車輛具備全部自動駕駛系統,司機可不對系統的要求進行作答。那么在什么特定場景下,無人駕駛技術能夠最快落地呢?
智加科技對此的回答是“倉對倉”。在物流運輸中,大宗散貨、原材、集裝箱等貨物的運輸幾乎都是“倉對倉”的形式,在這個場景下,路線是相對固定的。另外,卡車主要行駛在高速路上,而高速路上是封閉的,維修程度高,車道線明晰,視野開闊,也極少有行人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發生,除非是遇上塌方或者極端天氣等情況,高速公路是一個比較好實現L4技術的場景。通過采集高精地圖,包括路況、信息、坡度等,之后可以再運用技術做仿真判斷,就可以形成一條固定線路進行駕駛測試。
但是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自動駕駛,也面臨一個挑戰,即速度,尤其是對于重型卡車來說。在高速駕駛的過程中,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來說,剎車和轉向就成了無人駕駛技術需要解決的兩個部分。縱向層面,在行駛過程中,重型卡車行駛速度快,除了自重還有搭載的貨物,會導致慣性很大,剎車的距離很長,無人駕駛技術需要進行探測的距離相應地就要變長;在橫向層面,許多事故的發生都是因為猛打方向盤導致的,那么無人駕駛技術就需要探測方向盤旋轉的角度,計算轉彎的速度,再進行一定程度地控制,進行輔助轉向。當然,在實現了安全的基礎上,保證司機開車的舒適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2018年5月24日,智加科技與蘇寧物流聯合推出了一輛物流無人重卡“行龍一號”,這輛無人重卡載重40噸,不僅能自動規劃路線行駛,還能輕松躲避障礙物,面對道路中突然出現的行人,它也能事先預警并從容停車,實現了無人駕駛在“倉對倉”場景中的落地。
無人駕駛,路在何方?
2018年3月31日,智加科技與蘇州相城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為智加開放無人駕駛測試提供全面的支持。但整體政策環境來看,無人駕駛要真正實現測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無人駕駛技術的測試成本很高,不只使用的硬件是成本,測試道路同樣也是成本。一個激光雷達就高達數千美元,租用測試道路的花費還遠遠在這之上。眾所周知,無人駕駛技術的實現是由里程數來推動,同時也由里程數來證明的。無人駕駛是否能在未來走出一片天地,助力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仍需要幾年的時間來實現,如果有更加開放的政策指引,也許能夠使得這個進程加速。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
- 2-17· 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
- 2-7· 中國重汽新春短劇暖心收官:與卡友雙向奔赴,共繪最美全家福
- 2-6· 中國重汽:從冬奧會到亞冬會,用科技筆觸繪中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