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斯邁爾電子有限公司2025-06-13
蠟基碳帶的光學密度測試遵循國際與國內雙重標準,旨在確保打印內容的視覺清晰度與掃描兼容性,具體測試方法與判定規則如下:
1. 測試設備與環境
密度計:采用符合 ISO 5-3 標準的反射式密度計,如 X-Rite 341 或愛色麗 ColorEye 7000A,測量波長 550nm(綠光),符合 CIE 標準照明體 D50 條件;
測試環境:溫度 23±2℃,濕度 50±5% RH,避免環境光干擾(光照度≤500lux)。
2. 測試步驟
樣品制備:在標準測試標簽(如 A4 銅版紙)上打印實心黑色的色塊(尺寸≥20mm×20mm),至少打印 3 個不同位置的樣品;
校準儀器:使用標準黑校板(密度值≥2.0)與白校板(反射率≥90%)進行校準;
測量方法:每個樣品測量 5 點(中心及四角),取平均值作為實測密度值,單點與平均值偏差需≤±0.05D。
3. 判定標準
國標(GB/T 24984-2010):
普通蠟基碳帶:密度值≥1.2,適用于文字與低密度條碼;
高密蠟基碳帶:密度值≥1.5,適用于高密度條碼(如 Code 128);
企標(深圳斯邁爾電子內控):
普通型號:≥1.3(提升 10% 標準),確保邊緣清晰度;
高速型號(打印速度≥200mm/s):≥1.4,補償高速下的油墨轉移不充分;
耐水型號:≥1.5,同時需通過浸水 24 小時后密度保持率≥90% 測試。
4. 影響因素與優化
涂層厚度:密度值與涂層厚度正相關,每增加 0.5 微米厚度,密度值提升約 0.2D,但需平衡附著力(過厚易脫落);
顏料分散度:采用納米研磨工藝(粒徑≤100nm)可使密度值提升 0.1-0.2D,同時降低顆粒團聚導致的打印缺陷;
打印參數:溫度每升高 10℃,密度值增加 0.1-0.3D,但超過 110℃可能因蠟碳化導致密度值下降。
異常處理流程
若測試密度值不達標,需按以下步驟排查:
設備端:檢查打印頭溫度設置是否低于碳帶熔點(如 69℃碳帶需≥75℃);
碳帶端:確認存儲環境是否受潮(濕度>85% RH 可能導致顏料結塊);
材質端:測試標簽表面粗糙度(如粗糙度 Ra>2.0μm 需更換平滑材質)。
通過標準化的光學密度測試,深圳斯邁爾電子確保每批次蠟基碳帶的打印質量可追溯,為客戶提供從研發、生產到售后的全鏈條質量保障。
本回答由 深圳市斯邁爾電子有限公司 提供
深圳市斯邁爾電子有限公司
聯系人: 楊春梅
手 機: 183190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