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CAN總線出錯處理程序等等。CAN控制器芯片SJA1000的內部寄存器是以作為微控制器的片外寄存器存在并作用的。微控制器和SJA1000之間狀態、控制和命令的交換都是通過在復位模式或工作模式下對這些寄存器的讀寫來完成的。在初始化CAN內部寄存器時注意使得各節點的位速率必須一致,而且接、發雙方必須同步。報文的接收主要有兩種方式:中斷和查詢接收方式。為提高通信的實時性,文中采用中斷接收方式,而且這樣也可保證接收緩存器不會出現數據溢出現象。SJA1000的Basic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節點同時發送報文,就會引起總線訪問碰撞。汽車CAN
CAN的直接通信距離**遠可達10km(速率5kbps以下);通信速率比較高可達1Mbps(此時通信距離**長為40m)。 CAN上的節點數主要決定于總線驅動電路,目前可達110個;報文標識符可達2032種(CAN2.0A),而擴展標準(CAN2.0B)的報文標識符幾乎不受限制。CAN的數據鏈路層CAN的數據鏈路層是其**內容,其中邏輯鏈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完成過濾、過載通知和管理恢復等功能,媒體訪問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層完成數據打包/解包、幀編碼、媒體訪問管理、錯誤檢測、錯誤信令、應答、串并轉換等功能。這些功能都是圍繞信息幀傳送過程展開的。本地汽車CAN牌子美國的汽車工程學會SAE在2000年提出了J1939協議,此后該協議成為了貨車和客車中控制器局域網的通用標準。
在沒有發送顯性位時,總線處于隱性狀態,空閑時,總線處于隱性狀態;當有一個或多個節點發送顯性位,顯性位覆蓋隱性位,使總線處于顯性狀態。在此基礎上,物理層主要取決于傳輸速度的要求。從物理結構上看,CAN節點的構成如圖7-8所示。在CAN中,物理層從結構上可分為三層:分別是物理信號層(Physical Layer Signaling,PLS)、物理介質附件(Physical MediaAttachment,PMA)層和介質從屬接口(Media Dependent:Inter-face,MDI)層。其中PLS連同數據鏈路層功能由CAN控制器完成,PMA層功能由CAN收發器完成,MDI層定義了電纜和連接器的特性。
SJA1000、Intel公司82526以及MCP2510(具有SPI接口,方便MCU連接)等,使用**CAN控制器潛在優勢是,系統開發人員可以根據所需從眾多種類單片機中選擇**理想系統設計方案。節點微控制器選用單片機80C196KC,CAN接口由**控制器SJA1000和CAN控制器接口芯片82C250組成。SJA1000在軟件上和引腳上都是與它前款PCA82C200**控制器兼容,并增加了許多新功能:標準幀數據結構和擴展幀數據結構,并且這兩種幀格作為式都具有單/雙接收過濾器;64字節接收FIFO;可讀寫訪問錯誤計數器和錯誤限制報警以及只聽方式等等。當幾個站同時競爭總線讀取時,這種配置十分重要。
首先,CAN控制器工作于多主方式,網絡中各節點都可根據總線訪問優先權(取決于報文標識符)采用無損結構逐位仲裁方式競爭向總線發送數據,且CAN協議廢除了站地址編碼,而代之以對通信數據進行編碼,這可使不同節點同時接收到相同數據,這些特點使得CAN總線構成網絡各節點之間數據通信實時性強,并且容易構成冗余結構,提高系統可靠性和系統靈活性。而利用RS-485只能構成主從式結構系統,通信方式也只能以主站輪詢方式進行,系統實時性、可靠性較差;而且能夠檢測出產生的任何錯誤。金山區認可汽車CAN
遠程數據請求(Remote Data Request) 通過發送遠程幀,需要數據的節點請求另一節點發送相應的數據。汽車CAN
SJA1000提供一個接收編碼寄存器(Acceptance Code Register)和一個接收屏蔽寄存器(Acceptance Mask Register)。接收過濾模塊將CAN報文的11位標識符的高8位于這2個寄存器里存放的值相比較,并作出是否接收的判斷。can控制器**初是為汽車的監測、控制系統而設計的,現已在航天、電力、石化、冶金、紡織、造紙、倉儲等行業***采用。在火車、輪船、機器人、樓宇自控、醫療器械、數控機床、過程自動化儀表等自控設備中,都***采用CAN技術。汽車CAN
上海服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同行業領域中,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不斷制造創新的市場高度,多年以來致力于發展富有創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在上海市等地區的汽摩及配件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口碑,成績讓我們喜悅,但不會讓我們止步,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富有營養的公司土壤滋養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 服佑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回首過去,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要不畏困難,激流勇進,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輝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