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學校開發有特色的校本實驗教學課程和資源,將學校實驗特色建設納入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利用校外資源積極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加強與相關企事業單位、高校及科研院所聯系,建立校外實驗活動基地,不斷豐富課外拓展性實驗的內容,形成具有區域、學校特色的實驗拓展課程。6.實施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十千萬”工程。在全省設立50個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實驗區,評選1000所實驗教學特色學校和10000節中小學實驗教學精品課例。7.科學應用現代技術裝備。積極實施教育裝備新技術新產品試點應用推廣項目,爭取財政和社會資源更多支持,深化現代技術裝備安全性、科學性、有效性和適度前瞻性的評價與研究,推進現代技術裝備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切實提高教育裝備的標準化、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將更多有助于學生開展自主實驗探究的新技術、新產品引入校園。(三)做好實驗教學各項保障8.推進實驗教學空間建設。各地各校要按照標準和實際需求加強實驗教學空間建設,倡導建設學科功能教室、綜合實驗室、創新實驗室、教育創客空間等,到“十四五”末,努力實現每所學校都建有標準實驗室或科技教育實驗場館等,滿足實驗教學多樣化、特色化需求。平臺內嵌中小學實驗儀器展演與選型系統。貴州實驗教學與實驗儀器實驗教學服務軟件
納入職稱評審條件。19.確保要求達標。開展蘇州市中小學實驗教學合格校評估認定,推進開齊開足規定的實驗課,保障實驗開展的基本條件,確保基礎性實驗(必做實驗)開出率和實驗儀器配備率逐年提高。到“十四五”末,全市中小學基礎性實驗(必做實驗)開出率和實驗儀器配備率均達100%,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參加1—2個主題的拓展性實驗(含探究性實驗、創新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等)活動。20.提升育人價值。積極全市中小學生創新實驗大賽、中小學生實驗操作大賽和教師實驗教學技能大賽、自制教具展評等。突出日常實驗教學對提高師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過程性價值,表彰實驗教學開展富有成效的學校、師生,共同打造彰顯蘇州特色的實驗教學活動品牌。21.推進考試。積極探索實驗操作考試方式,促進實驗教學的開展,健全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實施實驗能力學期考查。把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和能力表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強化督促和指導,確保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理科實驗考查規范實施。三、保障措施(一)健全領導。市教育局基教處牽頭對中小學理科實驗測評工作的整體協調管理與推進。云南實驗教學與實驗實驗教學管理平臺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17.豐富實施形式。實驗形式不局限于實驗室操作,也包括觀測、模擬、體驗、設計、編程、制作、加工、飼養、種植、參觀、調查等多種方式。對于因受時空限制而在現實世界中無法觀察或控制的事物和現象、變化太快或太慢的過程,以及有危險性、破壞性和對環境有危害的實驗,可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呈現。18.強化安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規則,規范使用儀器設備、實驗及危險化學品,妥善處理實驗廢棄物等,要指導學生做好預案,正確應對可能發生的實驗。(五)優化實驗教學評價以促進學展為本,強化素養導向,轉變實驗教學評價觀念,著力推進實驗教學評價方式和評價方法的,遵循發展性、多元化原則,提升評價質量,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和激勵功能,促進學生素養的發展。19.做好課堂評價。制定實驗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或評價指南。評價應以過程性評價為主,把握課堂評價的關鍵要素,依據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從實驗教學全過程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從實驗設計、實驗準備、教學方法、答疑、教學效果等方面對教師實驗教學進行評價。20.開展作業評價。發揮作業評價診斷功能,緊扣課堂學習的內容和目標。
在公費師范生、“優師計劃”等項目中提高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比例。鼓勵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參與教師培養,從源頭上加強高素質專業化科學類課程教師供給。在“國培計劃”示范項目中專門設置中小學科學類課程教師培訓項目。升級實施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提升行動計劃,增強科學教育意識與能力,探索開展科學教育專業水平認證工作。落實小學科學教師崗位編制,加強中小學實驗員、各級教研部門科學教研員配備,逐步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教師。各地要切實激發廣大教師參與科學教育的積極性、創造性,探索建立科學類課程教師多元評價機制。三、用好社會大課堂9.動員相關單位,服務科學實踐教育。強化部門協作,統籌動員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規劃展覽館和工農企業等單位,向學生開放所屬的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陣地、平臺、載體和資源,為實施科學實踐教育提供物質基礎。鼓勵各有關部門、單位建立“科學教育社會課堂”團隊,開發適合中小學生的科學教育課程和項目。結合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推動各地建設具備科普、體驗等多功能的教育基地。深化環保設施開放。滿足實驗教學開展需求。
學校要建立分管校長具體負責,教務、總務等部門密切協作的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二)加大經費投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大中小學實驗教學經費投入,中小學要在年度公用經費中安排一定經費,確保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活動正常開展、教學儀器設備購置更新及實驗耗材補充。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經費要向學校實驗室建設和其他實驗教學條件保障傾斜。各地各校要將教師實驗教學能力培訓和實驗室管理員專業技能培訓納入教師培訓總體計劃,足額安排培訓經費。(三)強化督導考核。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中小學實驗教學條件保障納入對地方人民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對學校實驗教學開展情況的督導檢查;省教育廳將定期組織全省實驗教學與管理專項督導活動。強化督導評估和檢查結果運用,對存在實驗教學條件保障不到位、不按規定開足開齊實驗課程、不落實實驗教學安全管理責任等問題的地方和學校,要及時整改,情況嚴重的,要依法依規進行問責。平臺為實驗室隱患排查與整改、安全培訓與教育提供技術支撐。湖北實驗管理與實驗教學與實驗室信息管理平臺
確保實驗教學內容和課時。貴州實驗教學與實驗儀器實驗教學服務軟件
發展學生的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能力,以及科學態度與責任、正確價值觀。2.把握目標層次性。深入研讀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性質,踐行課程理念,明晰課程設計思路,從學科課程育人的高度把握課程目標,關注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的結構化。根據學展水平,科學制定實驗教學目標的起點和高點;尊重學展差異,實驗設計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合理細化實驗目標,充分體現目標的層次性與進階性,保證實驗目標能分層分步達成。3.增強目標操作性。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可檢測的教學目標,用準確的行為動詞描述目標內容,確保目標能有效地引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目標設計應指向素養的發展,教師能夠通過課堂提問、課堂練習、課后作業、單元測驗等多種方式來有效反饋實驗目標的達成。(二)精心確定實驗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學科教學要求,精心確定實驗教學內容,把實驗創新融入到實驗教學中,通過資源條件整合互補,開展好基礎性實驗和拓展性實驗(含探究性實驗、創新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等)。4.明晰重點難點。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認真開展實驗教學研究,確定實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貴州實驗教學與實驗儀器實驗教學服務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