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銅或鋁等,同時,為減小主要發熱元件021與液冷板04之間的接觸熱阻,液冷板04需緊密貼合在主要發熱元件021的表面,且兩者接觸面要表面平整,接觸面之間的間隙可以填充界面導熱材料,界面導熱材料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銦片或導熱硅脂,材料的類型及填充尺寸要求可根據主要發熱元件021發熱量優化確定。在液冷板04吸收主要發熱元件021熱量后,液冷板04通過對流換熱方式將主要熱量傳遞給液冷板04內部的冷卻液,為了增強冷卻液與液冷板04之間的對流換熱系數,可以通過結構設計增大液冷板04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增強冷卻液流過液冷板04內部時的擾動,具體的,如圖5所示,液冷板04內部的流道041具有多個折彎部0411,即冷卻液在流經液冷板04時經過了多次折返,并且,還可以在液冷板04內部的流道041中設置多排交叉排布的擾流柱042,擾流柱042為橫截面可以為圓形、菱形或其他形狀。液冷板04可以但不限于是微通道液冷板,微通道液冷板的外形尺寸、內部流道尺寸、流道折返次數及擾流柱尺寸均根據冷卻液物性參數及電子信息設備02內的主要發熱元件021的發熱情況優化獲得。一并參考圖1、圖2,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單相浸沒式液冷系統。浸沒液冷機柜連接件。安徽全浸沒式液冷機柜優勢和劣勢
容器06的內部空間與電子信息設備02的內部空間連通,容器06將柜體01進液口一側溫度較低的冷卻液與電子信息設備02內溫度較高的冷卻液進行隔離,導流管路04一端伸至靠近柜體01的進液口一側,另一端與散熱器的進液口連通,在循環泵05的作用下,柜體01內這部分溫度較低的冷卻液沿管路進入散熱器中以冷卻主要發熱元件021,從散熱器中流出的冷卻液進入電子信息設備02后與次要發熱元件022進行熱交換,吸熱后的冷卻液從電子信息設備02的出液端024流出。為了增強冷卻液與次要發熱元件022之間的換熱效果,散熱器的出液口靠近電子信息設備02的進液端023設置,這樣,從散熱器中流出的冷卻液可以從電子信息設備02的進液端023向出液端024流動,冷卻液在流動過程中與次要發熱元件022進行熱交換,增強了換熱效果,并避免了電子信息設備02內形成循環死區。同理。當容器06設置在電子信息設備02的出液端024時,容器06的內部空間與電子信息設備02的內部空間連通,容器06將電子信息設備02內溫度較低的冷卻液與位于柜體01的出液口一側的溫度較高的冷卻液進行隔離,導流管路04的一端伸至靠近柜體01的出液口一側,另一端與散熱器的出液口連通,外部低溫的冷卻液進入柜體01后。安徽全浸沒式液冷機柜優勢和劣勢智能液冷機柜哪家好用。
多個翅片11沿著基板1的長度方向等距間隔分布,翅片11的厚度小于等于基板1的厚度,其作用與實施例二相同,但翅片11之間有更多間隙,故更利于氣流的流通。工作原理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再贅述。實施例四:請參閱圖7,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服務器機柜密封水冷系統,包括管路和基板1,管路包括進水管3和出水管4,基板1的兩端貫通形成中空管狀;管路還包括兩個兩端貫通形成中空管狀的過渡管2,其中一個過渡管2的一端與進水管3固定連接且連通,另一端與基板1的一端固定連接且連通;另一個過渡管2的一端與出水管4固定連接且連通,另一端與基板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且連通;基板1、過渡管2、進水管3和出水管4的中空部分各處橫截面積均相等;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寬度大于進水管3的直徑,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厚度小于進水管3的半徑,其作用與實施例一相同。進一步,出水管4的外側固定設置有多個金屬環41,金屬環41的孔徑等于出水管4的外徑,金屬環41沿著出水管4等距間隔分布,金屬環41能夠增大出水管4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可以使離開出水管4的熱水更快通過空氣散熱。另外金屬環41也可用于其它各實施例中的出水管4外側。工作原理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再贅述。實施例五:請參閱圖8。
故水流在各處的流速也相等,可以避免因水流在基板1內流速變慢而導致散熱能力變弱,也可以避免因水流在基板1內流速變快導致易損壞。實施例二:請參閱圖5,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服務器機柜密封水冷系統,包括管路和基板1,管路包括進水管3和出水管4,基板1的兩端貫通形成中空管狀;管路還包括兩個兩端貫通形成中空管狀的過渡管2,其中一個過渡管2的一端與進水管3固定連接且連通,另一端與基板1的一端固定連接且連通;另一個過渡管2的一端與出水管4固定連接且連通,另一端與基板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且連通;基板1、過渡管2、進水管3和出水管4的中空部分各處橫截面積均相等;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寬度大于進水管3的直徑,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厚度小于進水管3的半徑,其作用與實施例一相同。進一步,基板1的四個側面中面積較小的兩個側面上設置有延伸板12,延伸板12能夠增大基板1的表面積;延伸板12與基板1固定連接,延伸板12的長度等于基板1的長度,延伸板12的厚度小于等于基板1的厚度,當基板1貼于待散熱處時,延伸板12與待散熱處之間有間隙,可以利用微量的氣流或者另設的散熱風扇提升散熱能力。工作原理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再贅述。實施例三:請參閱圖6。全浸沒式液冷機柜品牌。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柜裝置,特別涉及沒式液冷機柜。背景技術:微電子芯片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元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的發展趨勢,使得芯片組裝密度不斷提高,組件和設備服務器的熱流密度不斷加大,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散熱控制技術,將嚴重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壽命。目前,計算機服務器芯片散熱主要采用風冷冷卻技術,即用空氣來直接冷卻電子設備的發熱元器件,利用設備元器件之間的間隙和殼體進行熱傳導、對流和輻射換熱,實現發熱元件熱量向周圍環境散熱和冷卻的目的,風冷冷卻技術一般用于服務器熱流密度不高的場所,當服務器熱流密度高于80w/cm2,風冷所面臨的高能耗,局部熱島效應以及噪音問題將非常明顯,產品的可靠性也會進一步降低。浸沒式液冷技術是液體冷卻中效率較高的冷卻方式,主要是將服務器電子元器件浸沒在不導電的液體中,熱量從發熱元器件傳到冷卻液體,然后利用外部流體循環或者蒸發冷卻散熱傳到外部環境中,從而達到高效冷卻的效果。浸沒式液冷技術根據選擇浸沒工質不同,可分為單相浸沒和相變浸沒兩種技術。以水和空氣為例,10kw的設備,控制設備溫升為10度,則需要空氣3250m3/h,冷卻水為900l/h,兩者體積相差275倍。由此可見,風冷冷卻不是比較好選擇。全浸沒式液冷機柜優勢有哪些。安徽全浸沒式液冷機柜優勢和劣勢
智能液冷機柜定制價格。安徽全浸沒式液冷機柜優勢和劣勢
另一個過渡管2的一端與出水管4固定連接且連通,另一端與基板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且連通;基板1、過渡管2、進水管3和出水管4的中空部分各處橫截面積均相等;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寬度大于進水管3的直徑,在上述中空部分各處橫截面積均相等的條件下,該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寬度越大,則相應的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厚度越小,越趨近于薄板狀,可以帶來更好的散熱能力。進一步,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厚度小于進水管3的半徑,該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厚度越小,基板1的側面的表面積就越大,傳熱能力越好,但是,當該基板1內的中空部分的厚度趨近于0時,基板1內的阻力會增大,故**薄并不是**經濟的散熱方式。請參閱圖9,該密封水冷系統還包括水箱和水泵,水泵可以使用市面常見的水冷裝置中使用的d5水泵或ddc水泵,也可依據所需流量選擇更大功率的水泵型號,直流交流均可,只要能實現讓水流動起來即可;水箱內裝有水,水箱與水泵的進水口通過水管連通,水箱連通出水管4,水泵的出水口連通進水管3。進一步,還包括熱交換器,熱交換器放置于水箱內用于給水降溫,熱交換器只要具有制冷的管路即可,該制冷可以通過壓縮機實現,類似冰箱中的制冷原理;也可以不設置熱交換器。安徽全浸沒式液冷機柜優勢和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