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線槽支撐保護:a. 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1.5-3m,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筑物構體上的間距宜小于2m;b. 金屬線槽敷設時,下列情況設置支架或吊架:線纜接頭處、間距3m、離開線槽兩端口0.5m處、線槽走向改變或轉彎處。在活動地板下敷設線纜時,活動地板內凈空不應小于150mm。如果活動地板內作為通風系統的風道使用時,地板內凈高不應小于300mm。在工作區的信息點位置和線纜敷設方式未定的情況下,或在工作區采用地毯下布放線纜時,在工作區宜設置交接箱。定期對綜合布線系統進行巡檢和維護,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物業綜合布線技術標注
吊頂內布線:a.索取施工圖紙,確定布線路由;b.沿著所設計的路由(即在電纜橋架槽體內),打開吊頂,用雙手推開每塊鑲板;c.將多個線纜箱并排放在一起,并使出線口向上;d.加標注,紙箱上可直接寫標注,線纜的標注寫在線纜末端,貼上標簽;e.將合適長度的牽引線連接到一個帶卷上;f.從離配線間較遠的一端開始,將線纜的末端(捆在一起)沿著電纜橋架牽引經過吊頂走廊的末端;g.移動梯子將拉線投向吊頂的下一孔,直到繩子到達走廊的末端。東莞南城街道寫字樓綜合布線哪家好網絡布線與電力布線分離,降低電磁干擾,提高通信質量。
線纜布放的一般要求:(1)線纜布放前應核對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與設計規定相符合;(2)布放的線纜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擠壓和損傷;(3)在布放前,線纜兩端應貼有標簽,標明起始和終端位置以及信息點的標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4)信號電纜、電源線、雙絞線纜、光纜及建筑物內其它弱電線纜應分離布放。(5)布放線纜應有冗余。在二級交接間、設備間雙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6m,工作區為0.3-0.6m。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6) 布放線纜,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線纜的支點相隔檢舉不應大于1.5m。(7) 線纜布放過程中為避免受力和扭曲,應制作合格的牽引端頭。如果采用機械牽引,應根據線纜布放環境、牽引的長度、牽引張力等因素選用集中牽引或分散牽引等方式。
綜合布線施工技術要求,水平子系統的布線工程:1、水平子系統的標準要求,GB50311—201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國家標準第6章安裝工藝要求內容中,對水平子系統布線的安裝工藝提出了具體要求。水平子系統纜線宜采用在吊頂、墻體內穿管或設置金屬密封線槽及開放式(電纜橋架,吊掛環等)敷設,當纜線在地面布放時,應根據環境條件選用地板下線槽、網絡地板、高架(活動)地板布線等安裝方式。2、水平子系統的布線距離的計算,在GB50311—2016中,規定水平布線系統長久鏈路的長度不能超過90米,只有個別信息點的布線長度會接近這個較大長度,一般設計的平均長度都在60米左右。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因為拐彎、中間預留、纜線纏繞、與強電避讓等原因,實際布線的長度往往會超過設計長度。如土建墻面的埋管一般是直角拐彎,實際布線長度比斜角要大一些。因此在計算工程用線總長度時,要考慮一定的余量。綜合布線系統的成功實施需要專業的技術團隊和嚴謹的管理流程。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要點及注意事項:(1)每個工作區信息模塊數量不少于2個,每個底座支持的模塊不多于2個。(2)考慮建筑的所有相關問題:了解整體建筑結構(鋼筋混凝土、預制或后加固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金屬蓋板等);了解各功能用房的使用性質及物理結構(拆裝墻板、混凝土或預制、擋板式空間),了解家具安裝的類型(單獨辦公桌、配置線路的家具)。根據建筑結構的類型選擇系統使用的主干或配線子系統線纜路由;根據功能用房的性質選擇安裝水平介質時采用的組合方式;根據家具安裝的類型選擇插座的種類。綜合布線是一種將各種通信設備和網絡連接起來的技術。東莞市工廠綜合布線價位
設備間距離的合理規劃是綜合布線的關鍵,可有效降低信號衰減和干擾。物業綜合布線技術標注
配線設備的安裝,(1)機架安裝要求,a.機架安裝完畢后,水平、垂直度應符合生產廠家規定。若無廠家規定時,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3mm;b.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各種標志應完整清晰。c.機架的安裝應牢固,應按施工的防震要求進行加固。d.安裝機架面板,架前應留由0.6m空間,機架背面離墻面距離視其型號而定,便于安裝和維護。(2)配線架安裝要求:a.采用下走線方式時,架底位置應與電纜上線孔相對應;b.各直列垂直傾斜誤差應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誤差每平方米應不大于2mm;c.接線端子各種標記應齊全;d.交接箱或暗線箱宜設在墻體內。安裝機架、配線設備接地體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保持良好的電器連接。物業綜合布線技術標注